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晴川历历汉阳树什么意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什么意思

2024-01-23 17:15:44 920浏览

历历:清楚可数。 句意: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可以数的很清楚。 出处: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诗中的“汉阳树”是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眺望汉阳“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情景,长江隔岸,一棵棵汉阳树历历在目,远望去一片翠绿。

晴川历历汉阳树什么意思

“晴川历历汉阳树”是唐代大诗人崔颢描写黄鹤楼诗中的名句。但我们很多现代人由于对历史的不了解,在解读这句唐诗时便出现了很多望文生义的误解。

1,很多人都认为诗中的“晴川”一定是代指“汉江”,很多书上也这么说的。但殊不知,当年唐代时的汉江入口却不在这里,站在黄鹤楼上的右前方没有汉水的入江口,也看不见那更远的汉江水,因为现在汉江的入江口是由于明代成化年间才改道到这个位置的。

2,在武汉三镇中,武昌古称江夏或江陵,而汉阳是旧名,这汉阳不仅包括了现在的汉阳地区,也包括了汉口的主要地区,因为当年这里汉口与汉阳相连片,都属汉阳县,这里是汉江改道后近代后才划归了汉口市的。汉口东北方在历史上叫夏口,汉口市是明清以后发展而成的,其发展速度远超过其它二镇,汉口名列中国四大名镇之首,一度成为中国仅次于上海的口岸大城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汉口市在二十年代初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辖市。

3,在唐代,诗中所说的“汉阳”指的是现代汉阳及汉口的江口地区,在汉江的西部,又在长江北岸,水北水西都称“阳”。所以崔颢在黄鹤楼上向东北右手方向看到的所谓汉阳,也包括了汉口江边,实际是泛指长江北岸汉阳县。

4,“晴川”是指“晴天时的川上”,“晴”形容词作定语,和“芳草”中的“芳”对应一样。所以“晴川”它不一定是指“汉江”,而是指诗人能看到的长江。由此可见,诗人看到的实际是江对岸在川上(长江)水面上树的倒影!

5,“历历”两字使用得高明,这“历”字最早是双禾会意,指一排排一棵棵排列的禾苗看得很清楚,只有空间含义,后来在下方加了一个“止”字,便延伸为了时间概念,即更加指“禾苗成长到现在为止”的过程都看的很清楚之意,这个“历”字便有了经历、历史等的含义。而“历历”一词不仅指过往历史看得清楚,还指对复数多数而言的,即一排排、一桩桩、一件件等看得都清楚,指不在同一时间看到的,可以指以往径历中看到的集合而言的。诗人用词严谨精准,“历历”一词可表达三种意思。第一,晴天不是每天都有的,但只要是以往历史上的晴天,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川上的汉阳树的倒影,这里再没有比用“历历”更合适的词组了。第二,“历历在目”指看的很清楚,以往的,现在的,所有的。但为何要强调如此“清楚”呢?原因是现实状况本不该那么清楚的,例如对过去的事回忆历历在目,因为已过去的事本该有忘掉和记不清的;再例如,远处汉阳的树本应是看不清的,何况在水里(晴川上),却仍然能看清,所以,“历历”一词最能强调表达此意!

《黄鹤楼》

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被推为题咏名胜古迹诗中的翘楚之作。鹤楼,原址在今武昌西黄鹤山的黄鹤矶上。这里背靠蛇山,俯瞰江汉,高出云表,极目千里,为登临咏唱的一大胜地。

前两联承题人墨,即景联篇,出语自然地描叙着黄鹤楼由“昔”到今的大时空景观,高度概括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眼前实况。“昔人”固然包融了子安、费文祎等有关的传说人物,何尝不囊括着滔滔长江所淘尽的一切古人?(“已乘黄鹤去”一作“已乘白云去”,误)从“楼”阁空然而“人”去不返的语意中,巧妙地隐含着一丝对妄想登仙者的冷讽和对人世嬗变规律的慨叹。诗句客观昭示人们: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人世的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且不容忽视的。看吧,那遥远天空中千百年来总在轻轻飘荡的白云,似乎还情意绵绵,向人们叙说着什么……诗人深沉的历史观感,使这平易的写景诗句耐人咀嚼,引人遐想。

诗人的高明还在于昭示读者:现实的人生终究比虚妄的“仙境”更美好、更可爱请看——旭日临空、波光闪闪,从水天映照中北望汉阳城,那苍翠的树木历历可见,就连鹦鹉洲上茂密芳香的花草也以她摇曳多姿、楚楚喜人的美态映入我们的眼帘。诗人登楼眺望,或许有“当年碧血,今日青草,怀才不遇,古今同概”的思绪牵萦于胸间,于是在慨叹中继续向北远望,自然就引发出尾联的意境:日色西沉,大地转暗,江面上浩淼烟霭、滚滚波涛,难免使诗人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凄凉之感;再向北纵目眺望,则诗人故乡《汴州——今河南开封附近)映入脑际,于是就油然产生思乡之情。然而,“乡关”(家乡)也难以给人亲切的安慰,所以落脚仍为“愁”字之叹!

本诗不故作雕饰,不率性夸张,在因景生情,融情入景,并相机相谐地涵盖古今的开阔境界中,真实地展示了诗人亦雄迈亦忧婉,起伏变化的心灵历程。宋人严羽夸赞它“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十分钦佩崔颢此诗,说它“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集》)。

崔颢简介

崔颢(hào)(?—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个人生平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