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苏轼的《和董传留别》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
苏轼曾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就是说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和董传留别》赏析
《和董传留别》——北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诗歌大意:
长年累月穿着粗布衣裳,但是饱读诗书,气质依旧清华。厌倦了和老儒嚼瓠叶的日子,也想进京去考取功名。只因穷困,即使中举,也不能像孟郊一样买得“寻春马”。
非但不能“春风得意马蹄疾”,还要被京城富户的“择婿车”搞得眼花。中举当然值得夸耀,皇榜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墨迹却像乌鸦一样。
这一首诗,是苏轼写给友人董传的作品。董传是洛阳人,曾经在凤翔时与苏轼有往来,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去世,生年不详。
假如董传是自然死亡的话,那么他和苏轼交往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年轻了。所以在诗的第二句中,他说“厌伴老儒烹瓠叶”。
董传为什么会伴老儒呢?因为他自己也是一老儒。他自小家穷,但是勤奋好学。初时因为朝中无人举荐,没有办法考取功名。
直到认识了苏轼后,才改变了想法。苏轼是一位通过科举改写了自己人生的好榜样,认识了苏轼,董传也就不愁没有人举荐他参与考试了。
董传将要赴京参加科考,临行之时写了一首诗与苏轼告别。苏轼“和”诗一首以示鼓励,告诉他,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钱穿得寒酸,就小看了自己。
尽管一直穿着粗丝织布裁成的衣服,可是你满腹诗书,清华之气溢于言表,举手投足那份神气和穿着高档衣裳并没有什么两样。
你只是厌烦了陪着乡亲一起嚼菜叶的日子,也想和年轻的举子一样,进京城见个世面。因为贫穷,中举之后不可能像孟郊一样“春风得意”。
好在京城也没有什么“长安花”可看,只有无数富户“抢女婿”的车。谁知道那家人的女儿生得是美是丑呢?所以不中举也没啥好遗憾的。
最后苏轼还告诉董传:中举当然是很高兴的事,当你看到皇榜上的墨迹字,你就会觉得,那上面好像是小孩子打翻墨水留下的杰作。这就说明:你中不中举,全看皇帝老倌儿的心情。
启悟
读书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首先恐怕是气质上的改变。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黄庭坚则从反面加以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读书,悄然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作家三毛也讲过一段话:“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高品质的阅读,总能让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得到启迪,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保持活力,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滋养正气。
读书,悄然提升了我们的格局。西汉刘向有一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国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当你在读书过程中提升了格局,你的内心就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更加强大。知性、自信、稳重,这些隐性的特征渐渐会通过你的谈吐举止表现出来。书读得多的女子,气质温婉,书香氤氲;书读得多的男子,气质高雅,学识渊博。所以有人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读书,悄然让我们看见了更开阔的世界。博尔赫斯说:“望远镜是视力的延伸,电话是语言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读历史,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读哲学,可知平衡、思进退、顺潮流;读文学,可开胸襟、增才智、雅情操;读伦理,可懂荣辱、明义礼、辨善恶;读军事,可晓谋略、悟机理、得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