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

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

2024-01-13 12:32:40 322浏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名篇,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这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经典之作。在词中,苏轼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离别和团圆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缺憾的理解和美好祝愿。

明月几时有苏轼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时年作者39岁。《水调歌头》是一个词牌名,也就是一种词的格律和韵律的规范。词牌名通常由一首代表性的词作或曲子命名,而《水调歌头》则是由隋炀帝所制的《水调歌》大曲的开头一章而来。《水调歌头》是双调九十五字的词牌,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水调歌头》是宋代最流行的词牌之一,有许多名家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等。

赏析

这首词全篇都没有离开“月”。上阕写中秋赏月,对月饮酒,以明月比喻自己的孤高;下阅则用月圆来映衬别离之情,感人生离合无常。上阕可分为三层,首四句为一层,开篇即扣住“中秋”,以月起兴,突发奇问,笔锋直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用“几时”、“何年”这样的疑问语气,赞美了宇宙的博大和悠久,显示出了作者理想境界的超凡。次三句又间接表现出了作者在天上、人间,也即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心态,既有追求,又有彷徨,入世不易,出世更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由幻想的境界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入世思想最终否定了出世思想,还是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吧!玉宇虽清虚,高寒也堪虑,倒不如起舞弄影,尽享人间的欢乐。作者的想象离奇跳跃,令人难以提损,下阕则是对月怀人,化景物为情思。也可分为三层。开头的三句,仍是颂月,月光照着华美的楼阁、窗户,同时总照着无眠之意的作者,叹月光之无私,使人间普沐清辉。“不应有恨”等五句,是“无眠”的作者生出的议论,既写人,又夹写月,以自然规律的变幻,说明人间自古也是合少离多,借以宽慰自己,最后两句,向人世间的离别的亲人表达了诚挚的祝福,以已推及普天下之人。借月照心,使全词的境界上升到更加清远的地步,具有崇高的美感。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月亮和月夜的景色来表达他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理解。诗中充满了诗人对天上的好奇和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留恋。通过对月亮的观察和思考,苏轼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接受了人生的不完美和离别的无奈,但仍以美好的愿望和对人们的祝福结束全词。这首诗既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诗篇。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苏轼成功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创造出一首既美丽又深邃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记忆技巧

问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问出对宇宙和人生的哲思,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徘徊: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恐”表现词人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弄”写出了自己的孤独寂寞。整句词表达了词人留恋人间、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望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几个动词写出月光的移动,夜已深沉。一个问句表达了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怀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表现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着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苏轼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