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是什么意思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这两个成语在生活中经常连起来使用,但是很多学生不太了解它们的意思,在使用的时候经常把它们两个搞混,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成语。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是什么意思?
韬光养晦是指自己的实力不如敌手的时候,只能把自己悄悄的隐藏起来,私下里勤奋苦练,争取有朝一日把对手打败。
厚积薄发是指把自己的知识和学问通过平时的勤奋学习,且不张扬,经过不断的积沙成塔,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大学问家,大技术家,甚至科学家,突然有一天他一出手就让人惊羡不已。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人物事例:
1、蜀汉烈帝刘备。
刘备起家的时候是卖草席的,得到张飞关羽帮助一起打造事业版图。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被曹操看出刘备的抱负,刘备通过韬光养晦之策成功麻痹曹操。
2、春秋楚庄王。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先隐忍不发,甚至采取了自污以掩人耳目的做法,通过数年的暗中观察摸索,他弄清了朝中大臣的真实心理和才干,也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为以后成就霸业奠定了基础。
3、越王勾践。
越国被吴国所灭,勾践成了夫差的奴隶,一国国王为了复国什么都做。被放回越国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后越国打败吴国。
4、唐代李忱。
有小太宗之称的李忱,在没当皇帝前,所有大臣王公都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太监都想临朝称制,把唐宣宗当一个只会玩的白痴皇帝,正是他的韬光养晦瞒过了所有人,等到登基后一举扫灭威胁大唐的势力,宫内宫外一派清明。
5、伍子胥。
在楚国被奸臣诬陷,全家被杀。只有他成功逃出,四处游荡寻找机会复仇。他逃到吴国的时候,觉得吴王阖闾正式他要找的明君。于是借助阖闾的兵力,打败了楚国,报了家仇。
6、米勒。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7、巴赫。
德国音乐大师巴赫,他9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第二年又失去了父亲,成了一个孤儿。为了学习音乐,十几岁的孩子,没有旅费,一个人步行四百多公里到汉堡去拜师求艺,为了学习名家名曲,想借他哥哥的曲谱。
可他哥哥执意不同意,他偷偷抄曲谱,一抄就是半年。他哥哥不支持他学音乐,可他对音乐情有独钟,矢志不渝,含辛茹苦,勤奋追求,终于获得成功。所以,巴赫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启示:
1、时刻保持谦逊与耐心。
韬光养晦的人往往更能够保持谦逊和耐心。他们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磨砺。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低调,不断学习、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时,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2、设定目标并付诸行动。
想要成为一鸣惊人的赢家,首先要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小步骤,逐步实现它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因为只有在经历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后,我们才能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3、借助他人力量与环境资源。
成功者往往懂得借助他人力量与环境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成长。同时,他们也善于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创造机会,为自己的成功铺平道路。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诗句:
1、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4、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怎么造句?
1、有些人光芒万丈,有些人默默无闻,但那些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人,最终都会成为一鸣惊人的赢家。
2、我们在打拼自己的事业时要懂得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3、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一切皆为获得一个说得过去的成绩。
4、挫折中,我们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富强时,我们居安思危,砥砺前行。
5、沉淀自己,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我们才能未来可期。
6、有些人根基不深,就匆忙盛开,可生命在短暂绽放后很快便黯然失色;有些人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在积蓄了足够的元气后才灿然放,开出持久的花朵。
7、人生所有的成就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8、韬光养晦,厚积薄发,静待花开。所做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刻意为之,不是主观意识下的冲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