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寒窑赋说明什么道理

寒窑赋说明什么道理

2024-01-11 17:01:00 733浏览

北宋大臣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他有一篇流传了上千年的《寒窑赋》。《寒窑赋》想表达的意思是作者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给予了历史上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读《寒窑赋》,仿佛在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洗涤心灵,令人受益匪浅。

寒窑赋说明什么道理

首先,《寒窑赋》告诉你,人生福祸无常,要经得起大起大落的考验。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凡成大器者,都是经过挫拆而百折不挠。纯钢都是反复捶打挤压出杂质,所以叫百炼成钢。人生像风云变幻的天空,逆境正是你成长的催化剂。当你身处低谷时,不要害怕,要勇敢地面对,经历过风雨的洗礼,你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其次,《寒窑赋》告诉你,世事无常,要在不断变化中顺势而为。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虎落平阳的落魄,也有潜龙遇水的高光。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低谷时期,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也会获得一些东西。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将坏事转化为好事。有些事情做了,不一定立杆见影,但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有收获。

最后,《寒窑赋》告诉你,人生起伏,要勇于面对迎接挑战。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经历无数的磨难和考验。只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我们才能更加珍惜彩虹的美丽。在困境中,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临危不惧,寻找希望、坚定信念。决不能悲观失望,要有平和的心态。当你得意时要懂得节制,失意时要学会忍耐,等待时机。

《寒窑赋》的三大人生哲理,对于身处低谷的你是一盏指引明灯,希望它能指引你找到前进的方向。

创作背景

北宋大臣吕蒙正写过一篇被称为千古奇文的《寒窑赋》。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也有人说,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过底层民众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世宠辱,所以写了《窑赋》。

作品简析

《破窑赋》透出的是人生命运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经历的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

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地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剧烈地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

吕蒙正寻求的是他的听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智慧。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吕蒙正在作品中透出这样一种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因为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作者简介:

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生于公元944年,去世于公元1011年,为河南洛阳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获丁丑科状元,宋太宗十分欣赏他,为他写诗赐宴,开皇帝为状元写诗赐宴之先河。

高中状元之后,吕蒙正初入仕途,为监丞,升州通判。吕蒙正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上谏,不惧圣威,忠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他本人行政能力也十分出色,所以政绩很高,让他一路高升。

公元988年,吕蒙正最终坐到了宰相的位置上,此后历经三朝三次为相,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吕蒙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宰相,也是第一个书生宰相,第一个状元宰相。为官期间,宽厚正直,宽容大度的对待自己的下属,提携有能力的后辈。能敢于上谏。虽然也许他不是宋朝历史上最出名的宰相,甚至不被后世人所熟知,但是在当时他却是受皇帝信任,部下爱戴的宰相,对于北宋政治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吕蒙正最为人所熟知的,不是他在宰相路上的功绩,而是他的一些人物趣事,特别是他的对联故事。

吕蒙正是从平民一路青云直上,到达宰相高位的。而其实他本人为官之前的生活,比之一般平民还要不如。那个时候,他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别说是享受生活了,生存都十分困难,吃不饱穿不暖的。

有一次过年,再清寒的百姓也会上街置办一些年货,过一个丰盛之年。但是吕蒙正家里却是空无一物,这让他十分感伤。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吕蒙正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许多朋友一定会说,这什么对联,不知所谓。吕蒙正的周边邻里也看不懂,大家纷纷围着吕蒙正的家,都在那儿瞎猜,这幅对联到底有什么寓意。

其实这是一副漏字联,重要的不是对联本身,而是对联没有写出来的东西。上联“二三四五”,意为“缺一”。下联“六七八九”,意为“少十”。再来看横批“南北”,就是东西南北,“没有东西”。如此来看,这副对联其实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寓意的正式吕蒙正当时的穷困生活。

朝中有位收藏古镜的大臣,他想用价值连城的古镜贿赂吕蒙正以求任用,并自称古镜能照出二百里范围的景色,谁知吕蒙正却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碗碟那么大,哪里用得上照二百里的镜子呢?”巧妙地拒绝了受贿。

宋太宗曾说:“蒙正气量,我不如。”脱脱在《宋史》中也说:“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

后来,吕蒙正三次登上宰相之位,还担任过太子(宋真宗)的老师。宋太宗去世后,宋真宗即位,宋真宗也非常器重吕蒙正。吕蒙正年老辞官后,宋真宗封禅泰山经过洛阳,两次驾临吕蒙正的家,赏赐许多财物。宋真宗问吕蒙正:“你的几个儿子谁能堪以大任?”吕蒙正老实回答说:“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有个叫吕夷简的侄子倒是具有宰相的才能。”

于是,宋真宗回朝后,就特别关注这个吕夷简,发现他果然像吕蒙正所说的那样,才能出众,便重用于他,吕夷简后来官至宰相。

其实,吕蒙正的七个儿子个个都很出色,他们全都在朝廷任职。吕蒙正的后人出了很多名人,比如八世孙吕祖谦、吕祖俭都是南宋著名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