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满江红古诗原文

满江红古诗原文

2024-01-04 17:53:27 311浏览

满江红这首诗大多数人应该听过或者背过,它抒发了岳飞的爱国之情,表现了他想收复失地、恢复国家尊严的决心。这首词,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为国家前赴后继、舍身取义。

满江红古诗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古诗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满江红古诗赏析:

《满江红》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以靖康之变为转折点,从盛而衰,痛斥朝廷的软弱无能。下片作者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憎,以及捐躯报国的雄心壮志都跃然纸上。全词熔写景、记史、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不仅抒发了作者高昂的爱国热情,而且文笔流畅、气势磅礴。

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关于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创作背景,专家们一直争论不久,主要有以下三种主流观点。

一是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后,这种观点主要基于词中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在词中自称自己年已三十,得到的功名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由此判断,岳飞是在自己30岁左右的时候,创作了《满江红·怒发冲冠》。

二是创作于公元1136年,第二次北伐之后。当时,岳飞第二次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既无援军,又缺粮草,最后不得不撤回鄂州。岳飞这次北伐壮志未酬,就在镇守鄂州期间,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充分表达了岳飞北伐壮志未酬,重新开始,收拾旧山河的豪情壮志。此时岳飞的境地与词中的意境相吻合,因此有专家认为《满江红》是在岳飞第二次北伐之后创作的,大约时间是在1136年,也也就是宋高宗绍兴六年。

三是岳飞的《满江红》创作在岳飞入狱前不久。当时,岳飞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败金兵,胜利在望。然而,宋高宗、秦桧等人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岳飞最后不得不放弃北伐,班师回朝,前面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遭遇此情此景,岳飞感慨万千,这才挥笔写出了千古名作《满江红》,既表达了前功尽弃的痛惜之情,又表达了重头再来,收拾旧河山,忠君爱国的思想。

岳飞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军事家、抗金名将,汉族人。字鹏举,谥武穆,後改谥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今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