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春秋时候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退避三舍的故事

2023-12-20 17:22:06 223浏览

当今人说“退避三舍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了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其实,退避三舍这个历史典故来源于《左传》,最早讲的是春秋时期春秋时候的故事。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退避三舍说明了什么道理

成语告诉人们,退并不一定代表软弱可欺,相反应该谨慎,以防有诈。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懂得绕个弯,退一步,还是会有更宽广的路。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迷惑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成语中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属于后者。此外,晋文公此举还有回报当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

晋文公的生平简介

晋文公(约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在位时间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皇子,相反,他自幼谦虚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这也为他后来流亡十九年的经历埋下了伏笔。他的父亲晋献公晚年十分昏庸,宠爱骊姬,导致国家大乱,重耳被迫开始了流亡生涯。

在流亡期间,晋文公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他先后流亡到翟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多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他遭受了各种冷遇和磨难,但也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帮助和支持。

在流亡过程中,晋文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始终保持着谦虚、勤奋、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他还结交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如狐偃、赵衰、先轸、贾佗、魏犨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他的重要谋臣和将领。

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晋文公终于得到了秦国的支持,回到了晋国,成为了晋国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使得晋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晋国的影响力。

在晋文公的领导下,晋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他还在城濮之战中击败了楚国,成为了中原地区的霸主。晋文公的称霸之路,是一段充满艰辛和挫折的历程,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总之,晋文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称霸之路,不仅是他个人的奋斗史,也是晋国的崛起史。他的事迹和精神,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