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雪夜访戴主人公是谁

雪夜访戴主人公是谁

2023-12-18 13:49:37 582浏览

雪夜访戴,选自《世说新语》,主人公王子猷,主要讲了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子猷雪夜醒来,面对窗外一片银装素裹,于是起身吟着《招隐诗》徜徉,又想起好友戴逵,遂乘舟寻去。人们感叹于王子猷的率真和洒脱,也为他与戴安道之间的深厚友谊而感动。

雪夜访戴主人公是谁

雪夜访戴主人公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最初记载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中有一段关于王徽之饮酒的记录,题为《王子猷雪夜访戴》。文章总共百来个字,然而,就是这一小段简练隽永的文字,不仅催生了成语“雪夜访戴”,也让王徽之的名字永远地留在了中国文化史和中国酒史上,成了魏晋风流的风雅注脚。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故事大意

这是一个江南的雪夜。铺天盖地的白色小精灵轻盈若烟,或飞舞,或盘旋。这样的雪是令人欢欣的。王徽之从梦中醒来,不禁兴致大发,命令仆人:“温酒,上菜。”不一会儿,上好的佳酿就端了上来,茫茫苍穹下,漫漫雪色里,只剩下了一个叫作王徽之的人。

一片一片的雪花,落在王徽之的身上、额头和他的酒杯里。吟起琴,王徽之忽然间就想到了戴逵。此时此刻,如果有戴逵的琴声相伴,那便甚好。对了,朋友,这会儿你在干什么——是拥衾而眠梦游神驰,还是像我一样在雪地里发思古之幽情?

戴逵(326-396年),东晋时期隐士、美术家、雕塑家。和王徽之一样,戴逵多才多艺,尤其擅长鼓琴。当时戴逵住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今浙江嵊州),与王徽之居住的山阴百里之遥。但一想到朋友,王徽之一秒也等不了了,即刻命人备船前往剡县探望戴逵。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小船行了一整夜,终于到了剡县。王徽之走到戴逵家门口,来不及抬手叩门,就转身对随从说:“我们回去吧”。随从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您用了一夜的时间,特地赶来拜访他,为什么到了门口却又不进去呢?”

王徽之淡淡地一笑:“我本来就是乘着兴致而来,一路上饱览了溪山美景,犹如见了戴逵,现在兴致已经尽了,此时不回更待何时?”于是就掉头回家了。

这就是成语“雪夜访戴”的故事。见,或者不见,雪依然是雪,朋友也依然是朋友。人生漫漫,总会有一回又一回的遇见。倒是某些有意无意的“不见”,却可以让我们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道路,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雪夜访戴表达了什么

这篇记述日常生活小事的精致小品,通过写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兴尽而返的故事,体现了王子猷率真,任性张扬个性,追求事实的过程,而并非结果,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也反映了当时土族知识分子任性放达的精神风貌。

王子猷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个“兴”是这篇文章之魂,也是王子猷行为的重要依据。只要乘“兴”与“兴”尽了,见不见戴安道已经不重要了。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致、兴趣、兴味行事,不遵循生活的既定规范和常理常情,这是一种非常自由舒展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状态。它不仅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而且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与魅力。

王子猷简介

王子猷(1696-1778),名辙、字子猷,号浮生,项城 官会 进士桥村人。少时聪明过人,有经史 过目不忘 之传说,学业早成,满腹经论, 才高八斗 ,吟诗作赋,出口成章,且 言简意赅 ,词语流畅。 康熙五十九年(1720)秋,他得中解元(第一名举人),雍正元年(1723)参加殿试,被赐进士出身。他生性放荡,不愿为官,甘为布衣。曾在上蔡县设馆授徒,从学的多是开讲习文的青年俊秀。

晚年,王子猷家道衰落,仍吟诗咏歌,安贫乐道。虽遭诬讼,毫不介意,赋诗作文怡然自得。

一生著述很多,尤其工诗,他的诗直率坦荡,抒情言志,笑傲人生;随笔挥写,好像很不在意,佳句却如同天授,发于性情。著有《浮生老人诗集》二卷,“浮生”源自他的《述怀》诗:“自笑浮生七十余,天怜倔强人嫌迂。”他享年八十二岁,临终前曾口占一绝:“一梦醒来富贵无,卢生梦里悔仕途,今人不理卢生梦,日向卢生梦里图”。

他生前曾在项城东北三十五里保安寨东修筑“兴龙桥”,即“王进士桥”。他死后,就被葬在进士桥东北一里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