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两汉文化是指哪两汉

两汉文化是指哪两汉

2023-11-30 10:53:17 586浏览

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现在很多年轻的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都太少了,以至于两汉文化是指哪两汉都不知道。所以,接下来为大家普及一些相关的知识,丰富大家的知识积累。

两汉文化是指哪两汉

汉朝又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历史时期,现如今的历史学家们也习惯称他们为两汉,西汉是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首都定在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东汉是汉光武帝刘秀在公元25年建立的,首都定在洛阳,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引以为傲的文化长廊,后来的人们都愿意称这种文化为“两汉文化”。

两汉文化的特点及原因

一、两汉文化的特点

汉朝文化又称两汉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东西方的现代文明人士崇拜和羡慕。它的形成基础则是以华夏文化为核心,从西部到中原,在汲取了华夏八方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汉朝文化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旨大致为:“无为而治”奠定了汉王朝的立国之本;“独尊儒术”造就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龙凤文化”成为汉民族的精神象征。汉朝的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代表着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这些文化的产生与形成都是与其所处的地域及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的,它代表着地方文化的区域特色。

(一)荆楚文化:是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最基础的文化类型之一。它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是当时刘邦诞育地区的本土文化。丰邑原为宋国属地,后曾在此设都(故丰县有“汉高故里,古宋遗风”之称)。

(二)齐鲁文化:即儒学文化。其地域是以泰山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这一地区主要从事于农业和蚕丝织业,并因临海而富于鱼盐之利,故而形成了这一地域的文化和习俗特征。“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乡人者,大国之风也”;“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

对刘邦而言,荆楚文化、齐鲁文化都是烂熟于心的,推崇与否都是因时势而定的,表面上的好恶并不代表着文化层次的厚薄。确切地说,汉文化的很大成份来源于齐鲁文化,即儒学文化。

(三)中原文化:即华夏文化。这种文化主要产生于黄河的中游地区,在这一地区有着突出的较文明的农耕文化,而且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较为发达,成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摇篮。

(四)关中文化:即三秦文化。这种文化观念产生和形成于黄河上游以及渭水流域,这里膏壤千里,以田为上好稼穑,多大贾,农耕文化形成较早。

(五)北方文化:亦即燕赵文化。这种文化观念主要产生于北部的海河流域,包括春秋时期的赵、中山、燕以及以北的地区。这一区域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相同之处,且受塞外匈奴的游牧文化的影响,显得更加雄浑粗犷,奔驰豪放。

除了上述五种文化主体之外,还有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越族亚文化等,都曾对汉文化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同时更多的则是受后来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全国一统的“大一统汉文化”。

二、两汉文化形成的原因

汉朝建立前,中国广大地区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极大地限制了区域交流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李斯等人的倡导下,虽然对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文化现状进行了改革,但这项工作并非像战争那样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改变,而是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潜移默化才能够使八方文化融为一体,诸子百家互相渗透,最终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汉文化。汉字、汉语、汉文化来自百族,又影响八方,对中华民族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千年不衰的深远影响。

汉文化有哪些风采

汉朝不仅是儒家文化升华的朝代,而且是一个严谨记录的朝代。因此,这个王朝的文化环境得到了很好的记录。例如,乐府,即音乐,对当时的音乐及其乐器、技术和歌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宫廷和儒家寺庙中,音乐分为两类:为宴会伴奏的音乐和仪式音乐。在寺庙仪式中,舞蹈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类似于舞蹈记谱法的东西记录了大型乐师队伍和舞者队伍的表演动作。还有一些高度非正式的舞蹈,身体动作多而脚步少,是私人娱乐的一部分。在汉代,有几种形式的弹拨式弦乐器被使用。在这个朝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音韵丰富的铜钟。出现了一种戏剧形式,表演者表演著名战士的英雄事迹。

西汉:香炉,青铜器,约公元前100年;收藏于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高10.16厘米。

尽管除了城墙和墓葬之外,汉代建筑的遗迹很少,但从明清时期的房屋模型和墓砖上的绘画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这种风格的信息。帝国记录显示,洛阳东汉的主要宫殿比例巨大,周围有高大的塔楼,有木头、石头和砖头制成的。陵墓有拱形屋顶,被围在巨大的土堆中,在其内容被掠夺的几个世纪后仍然存在。重要建筑的内墙被涂上了灰泥,并画上了人物、肖像和历史场景——这是无处不在的记录。虽然艺术家的名字没有被保存下来,但这一传统在以后的朝代中一直延续到现代。除壁画外,汉代还出现了立柜屏风、卷轴或丝绸上的绘画。

东汉:马踏飞燕,张将军墓的青铜雕塑;收藏于中国兰州甘肃省博物馆。高32.4厘米

中国最早的大型石雕墓是在汉代,同时也出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的泥塑。在西汉,青铜器延续了晚周时期的风格,并经常镶嵌银和金。青铜器既用于祭祀活动,也用于家庭使用,后者包括灯、镜子和人、动物和神兽造型的衣钩。以丰富的色彩和几何图案或云和山为主题的丝绸织造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和出口贸易的来源。汉代陶工将房屋模型和人像纳入他们的陪葬品,两种类型的琉璃器在国内使用,往往密切模仿青铜器的形状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