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宰相制度什么时候设立

宰相制度什么时候设立

2023-11-29 19:45:59 736浏览

宰相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很长的,他既然被设立证明着他有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最初设立的时候,一定符合着当时的时代特征。所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项制度,并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吧。

宰相制度什么时候设立

中国宰相制度源于商代。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当时丞相就是宰相。宰相具体名称,各朝大都不同,有丞相、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历代中,除辽代没有以宰相作为正式官名而仅作为通称外,其他朝代具体名称则因时而异。

丞相之名始于秦,嬴政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中央行政体制之首脑,同为宰相之职,宰相制度正式建立。

汉承秦制,刘邦建西汉后,仿秦,国家最高机关由丞相府、太尉府与御史大夫寺构成。至汉武帝时,为防权臣专权,遂将政务移入内廷,由尚书协助皇帝裁决国家大事,尚书台遂为皇帝之机要秘书处。昭帝时,皇帝年幼,每用重臣、外戚,加上‘大司马’、‘大将军’等头衔来领尚书事。东汉宰相有上公、三公,上公为太傅及执政将军;三公分为太尉、司徒、司空。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为中央政府核心,三省者,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六部者,吏、户、礼、兵、刑、工,此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宰相制度之进步与进一步发展。三省可同时运转,但三省之权力核心在尚书省。自贞观后,中书舍人五华判事,中书省职权渐重,中书令于定敕之前,多提前于政事堂议论,政事堂地位日渐提高,渐成宰相议决军国大政之最高国务会议。

宋代中枢机构与设官大多沿用唐制。开国之初,宰相副相的设置并无定数,通常两位宰相两位参知政事。仁宗至和年间,文彦博、刘沆、富弼三人为宰相,仅用程戡一人为参知政事。太宗末,吕端独相,路中舒、王化基、李至、李沆四人人参知政事;神宗元丰五年,改革官制,以尚书令之副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徽宗政和中,蔡京以太师总领三省,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北宋钦宗靖康元年末,又复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

明太祖洪武建元之前,便有宰相之设。及至十三年,左相胡惟庸专权谋逆伏诛,遂罢中书省,其权于分六部,而帝总其成,宰相制度遂被废除。

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影响

目的:作为强化皇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灭相权,而只有废除丞相制,才能彻底消灭相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朱元璋是一个极力加强集权的皇帝。皇权与相权一直从秦争到明,以皇权胜利告终,是中央集权的趋势。另一个是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明初连续出任了四位丞相,朱元璋对他们都不满意,但是一直没找到时机搞掉存在已久的丞相制,到了第四位丞相胡惟庸,终于让朱元璋抓住把柄。胡惟庸过于独断,又结党敛财,有人告他谋反,朱元璋趁机逮捕了胡惟庸和一大批官员,从此不再设丞相,并把原来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六,由六部分管,直接效命于皇上。至此,朱元璋废除了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

积极影响:集中皇权,巩固了朱姓王朝。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皇帝大权独揽。

消极影响: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设立了内阁制度使得明自朱棣(明成祖)之后,呈现出君主专制则衰落,内阁掌权则复兴的特点,导致君权旁落。

宰相制度和内阁制度的区别

第一,地位。汉唐宋的宰相机构如丞相府、中书省等等,都是国家法定机构,位列部院之上,宰相也都官居极品;内阁却没有法定地位,内阁大臣正式官衔是大学士,属于翰林院的官职,只有五品,只是通过给阁臣冠以师保(如太师、太傅、太保)荣衔,或照例加某部尚书、侍郎(这个职衔是虚的,用于照这个职衔领取工资),才提高了品级,位极人臣。

第二,与部院的关系不同。以往的宰相,是领导部院的,部院属于宰相的下属机构。内阁却不能领导部院寺监。比如六部就直属皇帝领导。内阁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发文,无权指挥朝廷的各部院寺监和地方政府。但是,因为内阁代皇帝对各省、各部院寺监的公文拟批示意见,内阁在当时就被称为“政府”,实际上阁臣的权力并不比过去的宰相小,甚至更大了。只是运转方式、行使权力的名义不同。内阁行使权力,相对来说具有被动性,行政效率也比过去要低。

比如,地方政府有所请示,先要送大内,大内再送内阁,内阁拟批示,再送大内,大内再分送部院拿处理意见(当时称题覆),部院题覆以后再送内阁,内阁认为不妥的还要打回去,内阁满意了,再拟批示意见,送大内批红。内阁是无权就某事该如何处理直接指挥省级政府的,非要经过部院和大内的程序不可。

第三,产生渠道不同。中国有句古话,叫宰相起自州县。这是强调宰相要有地方工作经验。可是,明朝的内阁大臣却与之相反。因为内阁大臣开始只是皇帝的秘书、顾问,所以从研究机构——翰林院中选任,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大臣只能出自翰林官,而翰林官是以诗文甄拔出来的;甄拔出来进了翰林院所学的还是诗文。所以,总体上说,明朝阁臣的行政能力远不如以前的宰相。像高拱、张居正这样的能臣,实在是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