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生的三个阶段
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是:三仕三隐,用一生去追求悠闲宁静的田园生活。他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虽然几经波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自己享受了人生,他的作品和内容输出也对后世人们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一生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次出仕
晋世名渊明,入刘宋后改名潜。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最长的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他担任过的官职虽然不高,但也有一定的权力。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矛盾。他的诗歌风格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二、第二次出仕
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他担任彭泽县令,俸禄只有三百颗粮食。在此时,他的上司督邮要来检查工作。他感到非常苦恼,因为需要穿着官服、束着腰带去迎接上司。他问了自己:“为什么为了一点微薄的俸禄而要遭受这样的繁琐礼节?”于是他决定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在他辞去官职之后,他回到了故乡柴桑,过着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他在这里种田、写诗、喝酒、会友,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诗歌也开始转向描写田园风光和乡野情趣,如《归园田居》等。他的诗歌风格朴素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代的山水田园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第三次出仕及其他经历
在晋安帝义熙末年(414年),他再次出仕,担任了广州刺史的参军。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当时的交通不便,他最终没有到达任所便病逝了。他的死因也有一些争议,有一些历史记载是因为疾病而去世,也有一些记载是因为他在途中遭遇了不测。
陶渊明哲理诗三首
其一:饮酒(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译文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
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
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
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
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
裸葬又有何不好?返归自然才是真。
高尔基说过,男女,生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陶渊明惊世骇俗、与众不同的人生选择,迫使他对人生意义、价值作较多较深的思索。其男女情思,偶然大显于《闲情赋》而不复再见,而由入生而及生死,则逐步提炼到哲理的高度,他认为,人们最看重的身躯不足惜,人们最珍视的名声不足赖。人之所求,必须摆脱名声、生命的束缚。只有走出身名之外,不受世俗观念的干扰,冲破一般文人的习惯生活,才能自主、称心,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规律,走自己的路!
此诗颇类咏古抒怀,析机议论。实质上潜气内转,喷涌欲出。作者以平路容之笔,表达自己贫富交战后对身、名的自觉超越。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诗人认为,那种为追求身后的名声而固穷守节、苦己身心的行为是不值得的;同样,那种为希望能得长寿而认真保养贵体的行为也是不值得的。人死之后,不但肉体消亡,而且神魂灭寂,一无所知。所以诗人主张人生当称心适意、逍遥自任,不必有所顾忌,亦不必有所追求。
其二:挽歌诗(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译文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陶渊明《挽歌诗三首》,分别写预想自己死后的入殓、祭奠、送葬时的情形和感想。这是第三首。这三首诗,既相互贯通,又独立成篇,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它是诗人六十三岁时生命临终前的最后诗篇。
陶渊明对“死”是具有一定的唯物观点的。他继承了儒家先师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德观念,同时又具有道家“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委运情怀。这是形成陶渊明生死观的哲学基础。
这首挽歌诗,语言简练,自然清新,不少诗句近乎口语化,表现了陶诗平谈的艺术特色。诗人善于运用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为一体的手法,使之浑然天成。特别是“千载不复朝,贤达无奈何”、“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等具有强烈哲理的名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其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
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译文
年少寄情人事外,倾心只在琴与书。
身穿粗衣情自乐,经常贫困心安处。
机会来临且迎合,暂时栖身登仕途。
弃杖命人备行装,暂别田园相离去。
孤舟遥遥渐远逝,归思不绝绕心曲。
此番行程岂不远?艰难跋涉千里余。
异乡风景已看倦,一心思念园田居。
看云羞对高飞鸟,临河愧对水中鱼。
真朴之念在胸中,岂被人事所约束?
且顺自然任变化,终将返回隐居庐。
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刘裕兴兵讨桓玄,桓玄溃败,众推刘裕为镇军将军。陶渊明出任镇军将军的参军。时刘裕驻京口(江苏镇江),渊明在浔阳(江西九江),赴任途经曲阿(江苏丹阳),写下这首抒情记事之作。渊明对年四十岁,次年即归隐,此诗正是他决定辞官返里、返朴求真的前奏曲。
这首诗的艺术性,似乎无可深究,然一言以蔽之:真。娓娓道来,如吐肺腑,又如叙家常,使人感到切近、自然。离乡入仕居然归思绵绵,赴任途中竟满目凄凉,即将到任却又公开宣布“终返故庐”,若于他人,则非愚即怪矣,而于渊明,却为“真”,真情真心,真风真意,冲淡入微,毫无藻饰,毫不掩饰。读其诗,不必转弯,不须探义,一眼见底,纵览无遗,使我们看到了他的个性、气度,看到了他的矛盾、痛苦,也看到了他的可贵,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