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什么体裁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什么体裁

2023-11-29 08:23:03 739浏览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什么体裁?

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记承天寺夜游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庭院里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澄澈,水中藻、荇等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记承天寺夜游写法特点:

1、结构独具特色。

《记承天寺夜游》从欲睡到起行到寻友再到散步,由事及景,由景生情,自始至终一气呵成。文章用自然流畅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2、景物描写抓住特征。

《记承天寺夜游》运用侧面描写来表达月光的皎洁。月光洒在庭院中,院子如一方清池般透明清澈;竹柏的影子映在院中,就像水中交错的水草。以月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下景衬月之皎洁,匠心独运。

3、借景抒情,创设意境。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遂”“寻”“闲人”等词,无不字字含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写月光下庭院中的美景,创造出一种空明澄澈、幽静迷人的意境。

4、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5、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6、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