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宫体诗盛行于什么时代

宫体诗盛行于什么时代

2023-10-23 16:48:37 1615浏览

宫体诗: 出现在齐梁之际、盛行于梁陈时代的一种诗歌。在形式上讲求声律、对偶、辞采,风格轻艳丽靡;在内容上,以写闺阁情怀和描写女性为主。

宫体诗盛行于什么时代?

宫体诗盛行于南朝梁代(502年-557年)后期(大通年间)。

【宫体诗】

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诗歌简介:

宫体诗是指产生于宫廷的以描写宫廷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风格通常流于浮靡轻艳。也就是说,宫体诗是一种有特定内容和风格的宫廷文学。宫体诗最早缘起于人们对徐摛诗体的称呼,以其流行于太子的东宫而得名,这类诗歌的共同艺术特点是:注重辞藻、对偶、声律。代表人物为简文帝萧纲等。

宫体诗就是宫廷的,或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它是个有历史性的名词,所以严格地讲,宫体诗又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

所谓南朝宫体诗,是指南朝梁后期和陈后主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诗歌流派。主要的作家是萧梁皇族及其文学侍从,大多描写女性之美,形式工巧,声律严整,形成了梁陈时期诗歌的一道奇特风景线。同时这种诗体也因流行于当时萧纲太子宫的学士们中间,而被称之为宫体诗。

另外解释:是指一种以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的重声律,词采丽靡轻艳的文风。它发端于齐梁之际,到萧纲及其周围文人时达到全盛。

“宫体”之名,始见于《梁书·简文帝纪》对萧纲的评语:“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体”。但这种风格的诗歌,自梁武帝及吴均、何逊、刘孝绰已开其端。宫体诗的主要作者就是萧纲、萧绎以及聚集于他们周围的一些文人如徐干、庾肩吾、徐陵等,陈后主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也可归入此类。

宫体诗的来源则有三种说法:

一,《梁书简文帝纪》:简文帝萧纲“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为宫体。”这里是说“伤于轻艳”,轻靡,绮丽,即题材细小,内容琐碎,文词绮丽,并未涉及宫廷淫荡生活。

二,《梁书徐摛传》:“摛属文好为新变,会晋安王纲以摛为侍读,春坊(太子宫)尽学之。宫体之号,由此而起。”这里是说宫体诗是徐摛开创的一种新诗体,此体影响到太子宫内的学士们,因此称为宫体。

三,魏《隋书经籍志》:“梁简文帝压东宫,亦好篇什,清词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阁之内。后生仿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流宕不已,讫于丧亡。”这里是说宫体诗是萧纲写宫廷中的淫荡生活,影响遍及朝野,成为亡国之音。此说法对后来影响极大,我们一谈到宫体,就想到这一说法。闻一多先生似乎也采此说。

宫体诗的特点:

01 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宫体诗以咏物为主,注重对现实事物的细腻描写和真实细腻的情感表达,追求字词的美感和意境的完美结合。这种写实技巧的追求使得宫体诗在形象描写上更加细腻生动,但却难以达到那种细腻真实的效果。

0 2题材的娱乐性质

宫体诗以娱乐的眼光处理各种题材,包括妇女、男女之情、咏物、游宴登临、游戏等。这些题材处理带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巧妙的表达和描绘,给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

03 追求辞藻

追求辞藻是宫体诗的特点之一,它通过华美的辞藻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追求诗意的华丽和精妙。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字面上的辞藻上,更重要的是诗人在词藻上的巧妙运用,使作品语言精炼、凝练、有韵味。

《春江花月夜》——宫体诗的绝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