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蒲公英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2023-10-19 15:00:56 1997浏览

我们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有这么几种,风力传播、动物传播、水力传播和机械传播。那么,蒲公英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呢?

蒲公英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1、蒲公英靠风力传播种子。就是蒲公英在开出黄花后,经昆虫授粉形成种子,待金黄色花瓣全部脱落后,花托上长出许多白色的绒球,然后种子完全成熟,此时一阵风吹过来,种子便会随风飘向其它地方,若恰好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落地生根发芽。

2、蒲公英的种子呈颗粒状,长在蒲公英的最顶端,没成熟时呈乳白色,成熟时呈褐色。在成熟后会分散,且一有风就随之飘扬。

物种简介

1、蒲公英,多年生草本,高10~625px。全株含白色乳汁,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单一分枝,直径通常3~5mm,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列成莲座状;具叶柄,柄基部两侧扩大呈鞘状;叶片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375px,宽2~87.5px,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裂片间有细小锯齿,绿色或有时在边缘事淡紫以斑迹,被白色蛛丝状毛。花状花序单一,顶生,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片多层,外面数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内面一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缘具蛛丝状毛,内、外苞生先端均有小角状突起;花托平坦;花冠黄色,先端平截,常裂;雄蕊5,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针形,长4~5mm,宽1.5mm,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mm,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mm的喙;冠毛白色,长约7mm。花期4~5月,果期6~7月。生于山坡草地、路旁、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间。

2、碱地蒲公英其主要特征在于:小叶为规则的羽状分裂。总苞片先端无角状突起;花冠黄色;瘦果披针形,长约4mm,喙长4~5.5mm。生于稍潮湿的盐碱地或原野上。

3、其他同属数种植物有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

生长环境

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田间管理

1、播种当年的田间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出苗前土壤干旱,可在播种畦的畦面先稀疏散盖一些麦秸或茅草;然后轻浇水,待苗出齐后用杈子扒去盖草;出苗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壮生长,防止徒长和倒伏;在叶片迅速生长期,要保持田间湿润,以促进叶片旺盛生长;冬前浇1次透水,然后覆盖马粪或麦秸等,利于越冬。

2、中耕除草:当蒲公英出苗10天左右可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以后每10天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做到田间无杂草。封垄后可人工拔草。

3、间苗、定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出苗10天左右进行间苗,株距3~5厘米,经20~30天即可进行定苗,株距8~10厘米,撒播者株距5厘米即可。

4、肥水管理:蒲公英抗病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667平方米施2000~3500千克农家肥作底肥,每67平方米还须施17~20千克硝铵作种肥。播种后,如果土表没有覆盖,就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出苗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

5、生长期间追1~2次肥。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及出苗后生长所需。播种当年的幼嫩植株可以不采叶,等到第2年才开始采收,此时植株品质好,产量高。秋播者入冬后,在畦面上每亩撒施有机肥25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既起到施肥作用,又可以保护根系安全越冬。翌春返青后可结合浇水施用化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过磷酸钙8千克)。为提早上市,早春可采用小拱棚覆盖。秋末冬初,应浇1次透水,然后在畦面覆盖马粪或麦秸等,以利根株越冬和翌年春季较早萌发新株。

6、采收:蒲公英可在幼苗期分批采摘外层大叶供食,或用刀割取心叶以外的叶片食用。每隔15~20天割1次。也可一次性割取整株上市。一般每亩地每次收割可产700~800千克。

采收时可用钩刀或小刀挑挖,沿地表1~1.5厘米处平行下刀,保留地下根部,以长新芽。先挑大株收,留下中、小株继续生长;也可像东北地区的一些地方掰收芹菜叶那样采收,但叶片是分散的,不成叶束。单位面积产量:露地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0.8~1.0千克;大棚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2~1.7千克;温室栽培,平均每平方米产1.5~2.4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