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哪个朝代写的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历史著作,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历史文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你知道《史记》是哪个朝代写的吗?
史记是哪个朝代写的
西汉时期。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字子长,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史学之宗。他是《史记》的主要作者,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史记》: 司马迁创作了《史记》,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体例完备、系统详尽的通史着作。《史记》分为本纪、志、列传等部分,收录了从夏、商、周到秦、汉的历史内容,以及一些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记载。他以客观、详实的态度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件、人物和社会状况,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史记》中的经典故事:
1、负荆请罪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一同在赵国做官。蔺相如虽然是文臣却比廉颇的功劳大,所以官位也在廉颇之上。廉颇心里很不服气,屡次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及国家的利益,不想与廉颇计较处处避让。时间久了,廉颇知道真相以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惭愧,于是光着上身,背上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自己的鲁莽。后来两人齐心协力为国做事,此后用“负荆请罪”表示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2、鸿鹄之志
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秦朝末年,有个人叫陈涉,他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出力气给别人耕田赚钱。有一次,他在空闲休息时,对当下社会不公平的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和他一起做工的人说:将来有一天如果我变得有钱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同伴听了他的话,都笑他痴人说梦。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后来用“鸿鹄之志”比喻胸怀远大志向。
3、毛遂自荐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在战国时期,毛遂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到楚国寻求帮助,毛遂便主动提出要求跟着一起前去。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也没有得出结果。这时毛遂挺身而出,与楚王分析了利害关系,权衡利弊,楚王立马答应派兵去救赵国。后来用“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
4、破釜沉舟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带领全军渡过河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都沉入河底,砸破做饭的的锅,烧了营帐,每个兵将只让带三天的粮食,以此表示决一死战,毫无后退可言。后来用“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为什么《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
一、开纪传体写史之先河
史记之前当然有史书,中国人很早就喜欢记录历史,但是直到司马迁,他换了一种写法,就是用为人物立传的方式来记录历史。
二、描写手法
《史记》厉害的地方还在于它描写历史的手法技巧。司马迁是用写诗的手法来写历史的。历史本很枯燥,但司马迁的《史记》却能引人入胜,原因就是司马迁用了文学的笔法来叙述历史,比如荆轲刺秦王,写的那么扣人心弦、地宕纵横,比小说还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史记虽是史书,却包含感情的原因。
三、客观记录
或许任何史书都不能完全真实的记录历史,但是我觉得《史记》的可靠性仍然很高,举个例子,司马迁所处汉武帝时期,在记录本朝皇帝的时候,比如汉高祖刘邦,写了高祖那么多龌龊的事迹,再比如汉武帝,汉武帝雄才大略,人生比小说还传奇,可是记录汉武帝的《孝武本纪》一点都不好玩,不精彩,有时候甚至直言不讳的指出武帝的过失,即便汉武帝使他遭受宫刑,他在书中也并未糟蹋埋汰汉武帝,还是如实记录,试想,有几个史官可以不顾自己的生死,而臧否本朝?太史公为后世立了个好榜样!
四、独特的历史的视野
或者叫历史观,历史格局吧,也是我个人认为史记最厉害的地方,非常难得的地方,它不仅记叙帝王将相,还有中下层的人。司马迁不觉得只有帝王将相才能影响历史,普通人,也行!在七十列传里面,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人,这一点在《史记》之前和之后,几乎没有人做到,比如刺客列传,没有史书会给刺客列传,但《史记》可以,而且这些人物在书中的形象,或琴剑合璧,或忠义两全,小人物同样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历史。他的历史视角可以投向社会底层,这一点,后来的史书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