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周厉王著名历史事件

周厉王著名历史事件

2023-10-14 16:10:30 1070浏览

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位君王,很多历史上对这位君王的记载都是一位暴君。《史记》中更是用“幽厉昏乱,既丧酆镐”来描述这位君王。

周厉王着名历史事件

1、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所为“专利”政策,就是把山林湖泽这些地方收归国有。这样国人普通百姓就不能随便渔猎,进入这些地方谋生需要交税了。国人自然对周厉王不满,对他有所议论。这是他推行专利的故事。

2、命令卫巫监谤。国人议论他,他接着又出了个馊主意。派卫巫监视人民言论,乱谈国事就抓起来杀头。结果,国人路上遇到熟人也不敢打招呼。只能靠眼神打个招呼,就匆匆离开。这就是“道路以目”的故事。

3、周后王采取这样的高压政策。召穆公就劝说他:“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甚于洪水啊!”这就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故事。

4、周厉王讨伐蛮夷。周厉王时期他还带兵,讨伐过进犯周朝的北方戎狄,南方淮夷。也正是战争加剧了他的经济损耗。

5、推行过改革。因为战争损耗,诸候又势力壮大开始不听使唤,他为了改善经济进行了一些改革。他除了推出专利政策,还没收大贵族私有财产。

6、因为专利政策,得罪国人;因为没收大贵族的私有财产,与大贵族矛盾激化。最终,各阶层对他不满,暴发了“国人暴动”,国人拿着农具、棍棒包围王宫,要杀周厉王。他要调兵,他的臣下说:“我国寓兵于民,国人就是兵,国人暴动了,哪里有兵可调?”周厉王最后只能逃亡出去,十三年后在逃亡中饿死。这就是“国人暴动”的故事。

7、其实周厉王是个可怜的改革者,在他祖传的王朝没落腐朽之际,他不改革,诸候与外夷要逼亡他,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者,也被他们推下了台。这是他所在的时代和阶级局限决定的。

周厉王介绍:

周厉王(?—前828年)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周夷王的儿子。在位37年。

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致使百姓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最终死于彘地,谥号厉王。

周厉王有关的成语故事:

1、无药可救。

西周时期,周厉王继位后贪财好利,实行残暴统治。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他写一首长诗,其中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周厉王不听他的劝谏,继续一意孤行,终于在公元前842年被平民暴动赶下台,西周衰败。

无可救药wú kě jiù yào[释义]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辨形]可;不能写作“渴”。[近义]病入膏肓[反义]药到病除[用法]用于无法挽救的事或人。一般作谓语。[结构]动宾式。[例句]历史无情;现在证明;他的灵魂早已~;也根本不可能改造。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西周时期,周厉王昏庸无道,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在背后议论他。厉王知道后非常生气,找来巫师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之后就立即杀掉。这样一来,再也没有谁敢开口说话了,就是路上见到了,也只是传递眼色示意而已。

召公看到后,非常着急,他劝厉王说:“堵住人们的嘴巴,不让民众说话,就像堵住水流一样,水积得越多,一旦决口,伤害就越大。道理是一样的,甚至比堵塞河流的还要严重。”

厉王没有听取召公的劝阻,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更变本加厉的残害百姓。

没过多久,愤怒的人们联合起来造反,周王朝也日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