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

2023-10-14 14:31:56 301浏览

“煤气灯效应”又叫认知否定,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实,而进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脑。

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探戈、煤气灯操纵,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煤气灯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

煤气灯效应概念最早起源于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被首次关注是来自于20世纪初期的根据话剧剧本的改编版电影《煤气灯下》。2007年,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Robin Stern)结合20年的临床经验出版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 。该书出版之后,煤气灯效应被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学科领域。后不断延伸扩展到哲学、政治学(政治评论)等学科领域。

发展历程:

1938年,话剧《煤气灯》(Gas Light)最早提出了煤气灯效应概念。

20世纪初期(1940年/1944年),根据话剧剧本《煤气灯》(Gas Light)的改编版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上映,煤气灯效应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7年,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Robin Stern)结合自己从事临床心理学多年的经验编着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The Gaslight Effect: How to Spot and Survive the Hidden Manipulation Others Use to Control Your Life)一书 。该书出版之后,煤气灯效应被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学科领域。后不断延伸扩展到哲学、政治学(政治评论)等学科领域。

心理学家埃里诺·格林伯格(Elinor Greenberg)描述了三种常见的煤气灯效应方法:

隐藏。虐待者可能向受害者隐瞒事情,掩盖他们所做的事情。虐待者不会感到羞耻,反而会说服受害者怀疑自己对情况的看法,并把责任归咎于自己。

不断变化。滥用者感到有必要改变受害者的某些东西。无论是受害者的着装或行为方式,他们都希望受害者融入自己的幻想中。如果受害者不遵守,虐待者可能会说服受害者他或她实际上还不够好。

控制。虐待者可能希望完全控制受害者并拥有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施虐者会试图将他们与其他朋友和家人隔离开来,以便只有他们才能影响受害者的思想和行为。虐待者知道受害者完全受到受害者的控制,因此感到高兴。

煤气灯效应如何破解?

1.识别警告信号。煤气灯效应并不是忽然之间发生的,施害者总是反复欺骗、操控受害者,在这段有害关系中所处的时间越长,对受害者的负面影响就越大。煤气灯效应往往掩盖在权力差异、亲密关系和爱的借口之下,受害者很可能只是感到困惑、不适,却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被情感虐待。因此,识别煤气灯效应的早期信号非常重要,这里有几个例子:

试图让其他人反对你;

你一再地被对方欺骗;

你总是被指责为疯狂的、敏感的、软弱、愚蠢或无能的人;

你正在被朋友和家人疏远、隔离;

你试图去表达你的担忧,但对方否认你的想法;

你不想/不敢或不能向对方表达你的担忧;

2. 听从你的直觉。当你感受到你们关系中有让你不舒服的地方,请不要忽略你的直觉和感受。

3. 不要为此感到羞耻。任何人都有可能被他们情绪虐待/操控的手段所影响、控制,这与受害者品质或智力程度无关。

4. 不要再三怀疑你的感受和智力。如果你感觉或相信某事是真实的,请不要让他人诋毁你。

5. 与他人一起同居。当你意识到你正在被卷入煤气灯效应时,他人的洞察力和客观视角可以帮助你了解事情的真相。

6. 不要接受或相信施害者对你心理状态或情绪的断言。

7. 不要回击/报复施害者。煤气灯效应的施害者很少退缩,如果他们受到回击,通常会采取报复行为。 

8. 尽量不要对施害者/煤气灯效应做出任何反应。不要因为对方的手段而表现出害怕或沮丧、自我怀疑。煤气灯效应就像霸凌一样,当你表现得脆弱沮丧时,施害者会觉得情绪操控手段对你有用,而你会受到更多伤害。

9. 向专业人员(心理师、社工等)寻求帮助。

10. 尽量不要使自己暴露在煤气灯效应之下,以及减少与施害者的接触,尽快从这段关系中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