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是京剧界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并称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已有流传了。1927年,北平《顺天时报》举办“征集五大名伶新剧夺魁投票”,1931年四人合作《四五花洞》唱片的流行,加上1932年上海《戏剧月报》举行“四大名旦”征文活动,使得这一称号愈加流行,得到了公认。“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分别以各自的独特风格、独门剧目流传后世,他们分别创立的梅派、尚派、程派、荀派,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旦行流派。
【梅兰芳】
梅兰芳自幼生长于京剧世家,10岁就登台表演,初次就在北京广和楼登台演出《天仙配》,专攻花旦。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在上海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第二次再到上海,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第三次到上海,更是连唱了45天,让广大戏迷大饱耳福。1961年,梅兰芳在演出完《穆桂英挂帅》之后从此告别舞台,同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梅兰芳年轻的扮相美轮美奂,所以,当时有流传“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梅兰芳集旦角的大成,又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表演艺术,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程砚秋】
程砚秋,原名程丙秋,字砚秋,号曲园,是京剧界的另一位传奇人物。她是中国京剧界第一位女演员,被誉为“京剧第一旦”。程砚秋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闻名。她擅长扮演各类女性角色,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西施》中的西施等。程砚秋的演艺生涯跨越了几十年,她对京剧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荀慧生】
荀慧生德艺双馨,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的一生命运多舛,经历崎岖坎坷,为京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在文革期间受辱,抑郁而死。
荀慧生早年被父卖给艺人为徒,1909年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唱庙会,1910年随师进京,得到侯俊山亲传,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1917年受邀入朱幼芬班组,1919年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当时与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有“三小一白”之称。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
荀慧生在1927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有“无旦不荀”的美誉。他一生出演了三百多出戏,以《玉堂春》《棋盘山》为代表作。他主张唱和念时生活感和艺术性两者结合,协调融洽,并与表情、身段的真实自然相一致,互为表里,开创了特殊风格的荀派表演。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幼入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着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1966年“文革”开始,受到迫害冲击。1976年4月19日在西安逝世(逝世于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享年76岁。
唱腔特点:他的嗓音响亮遒劲,音域宽广,高、中、低音运用自如,善用颤音,气息深沉持久,《祭江》、《祭塔》等剧的大段唱功举重若轻,并能连续使用高腔、硬腔,绝无衰竭之象,听来酣畅痛快。行腔往往寓峭险于浑厚,旋律富力度,顿挫分明。念白爽朗而有感情,京白的刚、劲、辣尤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