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黄盖历史人物简介

黄盖历史人物简介

2023-10-09 15:19:26 420浏览

黄盖是经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存在的。黄盖是三国时期智勇双全的名将,他的能力如何?又有哪些主要事迹?

黄盖历史人物简介

黄盖(154-218)字公覆,汉末三国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赤壁之战,黄盖向周瑜献火攻之策,并亲往诈降,火烧战船,重创敌军,以功拜武锋中郎将。后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歇后语。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该书第四十六回写道: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帮助周瑜早日打败大兵压境的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的部下黄盖自告奋勇,使用了“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派来的奸细蒋干,并诱使曹操上当。最后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不过,通过对《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个故事也是有真有假。而且,历史上黄盖的功绩远远不止小说中描述的那么简单、单一。不但被世人评价为“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也被后人喻为“江表虎臣”,是后汉三国时期智勇双全的名将。

黄盖的故事:

一、侍奉孙氏

本为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但家族分离,黄盖祖父迁到零陵居住。

后来乡亲都死去,黄盖生活艰难,但仍有壮志,虽然贫穷,仍常负薪警戒自己,又自习读书、学兵法。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举义兵,黄盖跟随了他。孙坚南向击败山中草寇,北往击败董卓,于是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黄盖先后追随孙策、孙权,披甲转战南北,冒死攻城略地。

二、安抚山越

山越诸部族不愿归服孙吴,或者有贼寇作乱的县份,总是用黄盖为那里的地方行政长官。

石城县的官吏,特别难以约束管理,黄盖便任命两个掾史,分别主管各部门。

他教导这两个人说:“我这位县令无什么才能,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做文官而出名。如今贼寇未被平定,我常有军旅任务,把一应公文处理事务全托付你们两位,你们应当监督检查各个部门,纠正揭发他们的错误。你们在本职范围内,办理或应承事情,若有蒙骗奸欺行为,我不管怎样也不加以鞭抽杖击的处罚,你们只是各自尽力尽心,不要给他们带坏了头。”

开始两个掾史畏惧黄盖威严,日日尽恭职守,久而久之,这些吏员以为黄盖不看文书,渐渐荒疏了公务。黄盖也不满他们的松懈懒散,不时有所省察,掌握到他们各有不守法的几个事例,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宴酒肉招待,拿出违法乱纪的事例责问。

两名掾史无话可说,都叩头请罪。黄盖说:“以前已告诫过你们,最终不会以鞭、杖来惩罚你们,绝不是骗你们的。”于是杀死这两个人。全县官吏震惊恐悼栗。

后来他转任春谷县县长、寻阳县县令。他前后任职过的九个县,全都平安稳定。又升任丹杨都尉,抑豪强济贫弱,使山越诚心归附。

黄盖是个怎样的人?

每个历史人物我们都要客观的评价他,今天我们就来黄盖是个怎样的人。首先,黄盖肯定是个忠心耿耿的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他是辅佐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东吴的权力中心的老臣。另外黄盖还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武将,一生为孙吴立下了无数战功。

黄盖成年后便随着孙坚一起讨伐董卓,董卓倒台后,依然跟着孙坚四处征战,扩大孙吴的领土面积。期间,黄盖击败了南边的山中草寇,击败了北边的董卓势力,战功显赫。孙坚也因此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孙坚去世后,黄盖没有另谋出路,而是继续辅佐下一代东吴之主孙策。

孙策死后,黄盖又继续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一生都在辅佐孙吴江山。孙权即位后,山越各部不愿意投降于孙权,经常在当地作乱,于是黄盖就奉命前往安抚。黄盖来到山越后,就与那些原来的官吏说:“我是个武官,不做文官,那些公文就你们来处理,要尽心尽力,我是不会用鞭抽杖击的处罚的。”一开始,这几个官吏有点惧怕黄盖,做事十分的认真。后来看黄盖好像真的不看文书,也就随意了起来。

黄盖知道后,非常不满,等到掌握了他们几个不守法的证据,就将他们都请到家里来,设酒宴招待他们。宴席上,黄盖就拿出这些证据质问他们,这几个官吏无法狡辩,只能低头认罪。黄盖对他们说:“我之前就跟你们说过,不会用鞭、杖来处罚你们。”说完,就直接将几个官吏杀掉了,剩余在场的人都十分震惊。从这里都可以看出黄盖是个有勇有谋,做事还有点狠辣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