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23-10-07 17:24:58 652浏览

所谓中庸,指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思想。“中庸”的思想强调一种“适度”的态度,不只是简单的这种,更是一种追求平衡协调的哲学思想。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中庸》思想的精髓是:“诚”。

“诚”将天道、人道及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地集合在一起,《中庸》原文中,对于“诚”的解释有以下7种。

1、诚者,天之道也;

2、诚之者,人之道也;

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4、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5、诚者,自成也;

6、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7、诚者,非自成而已也。

从字面上讲,诚就是要人们“诚信、真实”,从伦理上讲,诚是一个道德范畴,强调为人处世时忠厚讲信用,不欺骗他人,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人如何才能达到诚的境界呢?孔子的回答是人必须修身、知人、行五道、三德。由此推展开来,提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九种常行大纲及其效用方法。

中庸思想是什么人提出来的?

中庸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最后总结出中庸之道的十句经典名言:

1、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释义】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隐蔽的地方就越容易显露,越细微的事情就越容易彰显。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个人独处独知之时,更要谨慎。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释义】喜怒哀乐些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能够做到适度而不过分,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天下要普遍遵循的原则,极尽“中和”之道,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

3、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释义】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在变动不居中做得适度;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4、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释义】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困窘时的操守,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5、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释义】一个人做到忠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6、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释义】端正自身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有抱怨了。对上不怨恨苍天,对下不责怪他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己,等待命运的安排,而小人却专做冒险的事情,想侥幸获得非分的好处。

7、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释义】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箭没有射中靶心,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用心不正。

8、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释义】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然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然从低处起步。

9、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释义】天下人应共同遵循的伦理常道有五条,用来实行这道理的德行有三种。就是说,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和朋友间的交往之道,这五条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智、仁、勇这三者是古今天下通行的美德,实施起来都靠一个“诚”字。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释义】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爱,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