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观沧海的中心思想

观沧海的中心思想

2023-10-07 15:33:17 688浏览

《观沧海》是由东汉末年著名诗人曹操所写的一首四言诗。曹操在登碣石山望海的时候,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大笔勾勒出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

观沧海的中心思想

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观沧海》全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

1、《观沧海》中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对景物作总写,渲染大海苍茫动荡气势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用欣欣向荣的景象点染大海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有句:“萧瑟秋风今又是。”《观沧海》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山海的情感基调:

《观沧海》的情感基调是苍凉慷慨,继而激昂悲壮。从开始写观沧海所看到的萧瑟秋景,联想到最后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作者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观沧海的写作特色: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

作者与背景: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袁绍,逐渐统一北方。建安三年(208)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等诗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质朴简约,豪迈雄健,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