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春风一拂千山绿下一句

春风一拂千山绿下一句

2023-09-27 16:33:54 308浏览

“春风一拂千山绿”的下一句是:“南燕双归万户春”。这是一篇民间流传的对联,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百草吐绿,南燕北归,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春风一拂千山绿下一句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全诗是: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出自唐代民间流传的对联,形容春天来临的景象,作者佚名。

全文的意思是:杨柳绿千里,风吹杨柳,悠扬柔软,令人感受到春天暖暖的气息。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春风吹绿了千山万水,双双归来的春燕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春意。表达了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

描写春天景象的对联

1、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

2、春日春风春相伴,新年新景新情缘。

3、喜看三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4、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

5、春情寄柳色,日影泛槐烟。

6、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7、春入春天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

对联的基本知识

1、对联有以下“五相”:

(1)、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有人特意抓住这一特点,写下了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对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1916年,袁世凯一命呜呼,有人写了这样两句:“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有人说:“这上联‘袁世凯’三个字,怎么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撰联人笑道:“不错,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

(2)、词性相对。汉语词性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等,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对联是对偶的艺术,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

请看林则徐的一副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与“壁”,名词对名词;“纳”对“立”,动词对动词;“百”对“千”,数量词对数量词;“川”对“仞”,名词对名词;“有”对“无”,动词对动词;“容”对“欲”,名词对名词;“乃”对“则”,连词对连词;“大”对“刚”,形容词对形容词。

为了内容的需要,有时遵从要求可相对宽泛,如以动词对形容词,甚至只要是“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即可。

(3)、结构相同。汉语的短语结构分偏正、动宾、联合、主谓等,一副严谨的对联,其上下联的词语结构是一一对应的。

如郑板桥的这副对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删繁就简”“领异标新”都是联合结构,其中“删繁”与“领异”、“就简”与“标新”均为动宾结构;“三秋树”和“二月花”都是偏正结构,其中“三秋”与“二月”也同是偏正结构。

(4)、意义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写的思想内容必须相互关联(上下联可以是相似、相反、相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比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上下联意思不相关联,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对对子,是训练对对联的基本功,很多不是真正的对联。

(5)、平仄相合。为了音节和谐、声韵铿锵,对联要依照近体诗的格律讲究用字的声律。声即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平声即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上声、去声;律即平仄排列的规律——平仄相间和相同。一联中不能全平或全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宽些,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则一定要与声律相合。

一般来说,对联上联末字宜仄,下联末字宜平。但在思想内容与形式不能统一时,亦可平仄倒换,比如长沙岳麓书院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2、对联的“二忌”是:

(1)、合掌。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比如:“神州长空大展翅,赤县广宇雄翔云。”“赤县”就是“神州”,“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重复上联的。王妄君在《楹联报》中仿照《笠翁对韵》拟了两串“合掌对”,可以积累,以避“合掌”:

其一: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州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2)、同字。上下联字相同,称为同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有人拟了一副对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上下联为:冠者五六(三五)舞雩当风风正暖,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上下联均有“六”字,此处不妨略做变通,把上联中的“五六”改为“三五”,对联就工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