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发生在什么时期
“火烧圆明园”是我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事件,是每个中国人的痛苦记忆。“火烧圆明园”的惨痛事件深深烙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什么时期
火烧圆明园发生于1860年10月18日至1860年10月21日。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1840年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4年,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1856年,再一次提出,仍被拒绝。
1856年,英国和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战争。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正式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在占领广州后,一路北上。
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连忙派人议和。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英法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英法公使却依仗武力,率舰队蛮横闯入大沽口。驻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英法联军狼狈逃出大沽口。
在通州谈判时,双方使节因枝节问题发生剧烈争议,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清政府将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北京当做人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为了报复,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圆明园的价值
作为一个皇家御用之园林,圆明园首先代表了当时中国古典建筑的最高水准。这座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被赐给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的园林,经过150多年的不断创建和营造,其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中150余景,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又有“万园之园”的美称。
其次,作为皇家宝库之所在,其内藏有历朝历代的书画古董、钟鼎玉器、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等,可以说凡中国有的奇珍异宝,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类似于皇家博物馆或藏宝库,其价值也是无可估量。
有名士兵留下这样的记录:“两天内,我拿到了价值3000万法郎的丝绸、珠宝、瓷器、铜器和雕塑”,还说“就像是吸食大麻者的幻觉”。
这群强盗抢了48小时,那真是能拿多少拿多少,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只贪婪的手,这是侵略者毫无底线的狂欢。根据当时《泰晤士报》的报道,被抢劫或破坏的财物价值超过600万英磅,显然这个数字不值得信,因为很多文物根本无法估价。
不得不说,圆明园如果现在依然存在,绝对是中外文化史上的奇迹与不可超越的典范。
火烧圆明园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加深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认识和抵抗意识。这次事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促使他们追求国家的独立和强大。火烧圆明园成为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象征,推动了中国的反侵略运动。
其次,火烧圆明园的破坏和掠夺导致了中国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巨大损失。圆明园曾经是一个拥有丰富文物和艺术品的皇家园林,但在火灾中几乎全部被毁。这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中国人民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火烧圆明园的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次事件使中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到了西方列强的威胁和中国的落后。这促使中国开始进行自主的现代化改革,包括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火烧圆明园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推动了中国朝着现代化的道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