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

2023-09-20 17:26:25 2191浏览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中国境内苗族人口有11067929人(2021年)。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

苗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

1、苗族人口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苗族分布。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贵州省苗族人口最多,有430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近一半。

2、湖南192万人,云南104万人,重庆50万人,广西46万,湖北21万人,四川15万人,广东12万,海南6万。这8省(区、市)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

3、贵州、云南和湖南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有159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80万。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较为分散,一般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为单位,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杂居区的苗族多数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与其他民族合村共寨。

苗族的族称由来:

1、苗族族称,既是他称,也是自称。除湘西方言区自称为“仡熊”“果雄”,其他地区的苗族多自称“模”“蒙”“髳”“苗”。自称的含义各地说法并不相同,湖南苗族、广西融水苗族认为有“英雄好汉”之意,黔东南苗族有的认为是“树心”,有的认为是“布”的意思,西部苗族则认为就是“人”的意思等。

2、苗族他称主要是指汉族对苗族的称呼。传说上古时代,苗族是各时期属称“九黎”“三苗”“荆蛮”的部落之后。秦汉时,聚居在武陵郡主要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蛮夷”被称为“武陵蛮”“五溪蛮”,按更小的地域划分又有 “澧中蛮”“零阳蛮”“溇中蛮” 等称呼。唐宋之际,“苗”的称呼逐渐从“蛮”中区分出来。

3、清初田雯所著《黔书》对苗族各支系做了系统梳理。根据服饰、风俗、地域等差异,苗族各支系他称各种各样,有红苗、黑苗、花苗、东苗、西苗、紫姜苗、长裙苗、短裙苗、高坡苗、歪梳苗、打铁苗等,故苗族有"百苗"之称,其中有的称谓含有贬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

苗族的语言文字:

1、语言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按地域和方言大致分为东部湘西、中部黔东和西部川黔滇三个大方言区,7个次方言,18种土语。

湘西方言主要通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北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湖北的恩施、宣恩、来凤、鹤峰和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等县,分5种土语;黔东方言主要通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湖南的靖州、会同等县,贵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种土语。

川黔滇方言主要通行于贵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贵北以及云南全省,分8种土语;各地苗语支系存在差异,但相通部分占60%以上。此外,还有部分苗族说汉语、侗语、瑶语、布依语、壮语等其他民族语言。

2、文字

传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后来失传,现在已难以考证。20世纪初,一些苗族知识分子创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创制的方块苗文、石启贵创制的速记苗文,贵州松桃龙绍华运用国际音标编制的苗文课本等。

1905年前后,外国传教士柏格理为了传教的需要也创制了一套苗文,后称“老苗文”,“老苗文”只在滇东北次方言和部分川黔滇次方言的苗族中学习,没有被广泛传播。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包括苗族学者在内的大批苗语语文学家,对全国苗语进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创制了东部、中部、西部三种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在苗族群众中推广使用。

苗族的工艺艺术:

1、织锦

织绵被称为“苗锦”,一种编织工艺。织绵是用彩色丝线数纱穿梭挑织而成,通过经纬的纹路构成图案。一般制作锦带,宽至四寸,多用作衣饰佩带。

锦带上织有各种几何图案,也有龙、凤、花、鸟、虫、鱼,或织有象征吉祥的字句,色调浓烈鲜艳。也有仅用黑白两种纱线编织,黑白分明,细致素净。除锦带外,还有锦布。

锦布宽约六七寸,以棉线为经,丝线为纬,丝棉混织,工艺要求很高,编织起来更是费工费力。常用它来制作姑娘们的名贵礼服。”苗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蜡染

蜡染是苗族染制花布的传统工艺,有上千年左右的历史。蜡染是将黄蜡加温溶解为蜡汁,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画好图案花纹后,浸入染缸染色,然后清水煮沸脱蜡,即现出蓝底白纹图案的染制工艺。松桃苗族蜡染,是先把图案帖于木板上刻成空心花纹,作为“花模”长期使用。

需要时,将白布夹于两块同型的花模间,将加热了的蜡汁灌入花模空心处,冷却后找开花模,取蜡布浸染,用清水煮沸脱蜡即成。

蜡染多为苗族妇女制作,技艺精湛的,不先画样,不用直尺圆规,仅凭手工技巧,就能绘制美观的图形。蜡染图样格式很多,与苗族生活紧密相关。

3、挑花

挑花又称“挑纱”“数纱”,是苗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一般有十字针、回复针、平针几种挑花的针法。使用广泛,如头巾、袖套、围裙、衣服上都有挑花工艺。挑花一般不先起样,仅凭构思在布面上数纱挑刺,正面看反面挑,采用打散结构法,严格按布面经纬线逐一挑刺,将诸多的生物形象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

黔中各县其图形多由小十字、米字、团花、小点花和斜线组套而成,常以桃红色为基调,白色、绿色点缀其间,或以黑色作底,用对比强烈的红白线勾出轮廓,再以深红、桃红、黄绿线刺图填充其间。有很强的装饰效果。“挑花”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