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是哪个朝代的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政治家,世称晏元献。祖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晏殊是哪个朝代的?
1、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政治家。
2、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神童身份通过殿试,被赐予进士出身。不久,擢升为秘书省正字,第二年又擢升光禄寺丞。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晏殊升为尚书户部员外郎,任太子舍人。不久又任知制诰,判集贤院。之后成为翰林学士,又升为左庶子,眷宠益盛。
3、乾兴元年(1022年),晏殊升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增任给事中。天圣三年(1025年),晏殊升任礼部侍郎,因上疏论张耆不可担任枢密使,违抗太后的旨意,被贬谪至宣州。明道元年(1032年),晏殊重新升为枢密副使,尚未任职,便改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
4、庆历四年(1044年),晏殊因撰修李宸妃墓志之事,被贬出京城,先后在颍州、陈州、许州多地辗转,后来复任礼部、刑部尚书。晏殊因为病重,请求回京师接受治疗。至和二年(1055年)元月,晏殊在京城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被追赠为司空兼侍中,谥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的贡献与成就:
1、文学成就
晏殊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诗、文、词兼擅。他的词文继承南唐“花间”遗绪,下开北宋婉约词风,被人称为北宋初期词家的“开山鼻祖”。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形成自己的特色。代表作如《山亭柳》《蝶恋花》《浣溪沙》等,流传至今。著有《文集》二百四十卷,但大部分已散佚,仅存《珠玉集》一卷,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传世。他与儿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2、军事才能
当时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进攻陕西一带,而宋兵屡屡败退。晏殊全面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从失利中找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奏请仁宗后,筹办加强军备的大事:撤销内臣监军,使军队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招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由此,宋军很快平定了西夏的进犯。
3、兴办教育
天圣五年(1027年),晏殊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其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晏殊的作品风格:
1、文
前期:晏殊在年少时便以神童的身份进入仕途,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集众家之长,使他的骈文创作技巧娴熟且成就显著。晏殊的一些赋、序、表、赞文章居多,具有李商隐的风格,歌颂功德之风,典雅富丽、语句整饬有方、典实精切,属于典型的朝廷台阁文字,如《连理木赞》《东封圣制颂序》《惟德动天颂序》等。又如《雪赋》《中园赋》,文风典雅,对仗工整。
后期:晏殊中年以后始读韩柳文集,文风由此改变。文章内容比前期有了很大的括展,体裁上多了铭、记、论等,还有一些家书均用古体散句、融汇韩柳,平易自然,简洁质朴。风格转变为清新流丽。如《论秦穆公用由余》《萧望之论》《庭莎记》《御飞白书记》等,其中《萧望之论》和韩愈、柳宗元的议论文极为相似。前篇陈述史实,语言简明扼要、干脆利落,之后对萧望之举大发议论,将普通的陈述上升到哲理层面,深化文章主旨。
2、诗
晏殊的诗注重凝练意境,锤炼字句,呈现出规整和温润流畅的效果。他的诗歌语句追求“语快”、“语健”的艺术效果,主张使用淡雅笔墨描写富贵之气,多为清雅恬淡的词语、通过意象来表达闲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晏殊的诗常用的意象有兰、莲、竹、草、风、月、云等,还有颜色设定,呈现诗的画面营造。
他创作的节序诗中,多是描绘节日盛况和太平盛世的景象,如立春、七夕、重阳、冬至等中国的传统佳节均有所体现。节日感怀的诗中融入他旷达的胸怀和理性的思维,营造出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使这些传统主题也萌生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