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把酒问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

把酒问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

2023-09-13 17:20:02 353浏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把酒问青天的上一句是什么?

把酒问青天的上一句是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简析:

词的上一句是望月,一开始提出“月从何处来”的问题,引人入胜。诗人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问酒,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上片表现了作家感情的波澜起伏,表现了作者的忧伤。词尾则是作者从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生命的离别。苏轼将前人的诗情画意消融在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的情感。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胞兄苏辙的思念,最后却表现出了诗人对同样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水调歌头》一词出自于密州。在这句话的前面,小序是这样写的:“丙辰中秋节,饮酒而大醉。写这篇,兼怀子由。”由于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同,苏轼自求外放,辗转于各地。有一次,他请求调任到离苏辙比较近的地方,希望兄弟能聚在一起。苏轼被贬到密州。来到密州之后,这个愿望仍然无法实现。中秋节,皓月当空,银光照耀,词人和胞弟苏辙分别后,已七年未团聚。此时,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便乘着酒兴,挥笔写下这首名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