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2023-09-11 16:42:58 4429浏览

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谁提出的?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提出的。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其弟子亦开始讲学,传播知行合一说。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知行合一的内容:

1、知行相通。

即认识和行动要相互贯通,不能脱离实际而空谈理论。只有将认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2、心行一致。

即心灵和行为要保持一致。人的内心和外在行为必须相互协调,否则就会出现认识和行动不一致的情况。只有将内在的自我完善与外在的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

3、知信合一。

即认识和信仰要相一致,认识和信仰相互支持、相互贯通。只有信仰和认识相统一,才能真正地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找到正确的行动方向。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理论,旨在实现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全面提升自我。

知行合一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是唯心主义知行观。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区别:

“格物致知”是实践出真知。(出自《礼记。大学》篇,是“八目”里的两个过程。)“知行合一”是理论结合实际。(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区别在于:“格物致知”是从生活或实物中体验得出自己的正确合理的看法观点(知识),而“知行合一”是用知识去验证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否与“知”相一致或正确客观。但不能简单理解知行合一的过程,在验证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知识和大智慧,而这些知识又指导着实践,它们相辅相成。

说通俗点:一个是在地里干活种植农作物,然后把农作物变成了钱,而一个拿着钱去买那些农作物填饱肚子,而用钱所买的东西是否买得贵贱和值不值,得看是否“货真价实”。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1、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2、心即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3、致良知:

《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培根说:

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5、知行合一:

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6、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7、拔本塞源说:

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8、静与动:

静坐是收摄心神的办法,但不能求静厌动。动静都是功夫,但偏向于动,便向在具体的事上磨练。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致良知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王阳明提出“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学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