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 就,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闪耀着永不泯灭的光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11 篇。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风雅颂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齐、魏、唐、秦、陈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 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篇,《小雅》74 篇,共105 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 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对中国的文学传统和民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诗经》其英译对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较大的贡献。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诗经》的表现手法:
一、“赋”的表现手法
“赋”的本义是贡赋,“赋为土地所生以供天子”。诸侯向天子献上贡赋之时必须开具清单,面面俱到,清楚明了,以供天子接受时按清单点收。贡赋的物品都是祭祀所用,必须一一铺陈,排列于神位之前。后来,这种物质的排列逐渐转化成语言文字的排列。从此,“赋”成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以“直接铺陈”的方式把人和事、情志和外物完整地表述出来。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师》之“六诗”是将“赋”解释为“铺”,“直铺陈”。唐代学者孔颖达在疏解《毛诗》大序时认为“赋则直陈其事”,“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二、“比”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如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对女方恩爱之浓。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春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而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比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三、“兴”的表现手法
“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
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
《诗经》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1、《诗经》的地位是:它为诗歌语言和形式奠定了基础,也为诗歌创作和批评艺术确立了原则,更奠定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诗歌艺术创作(包括抒情传统、群众的传统艺术、现实主义传统)。
2、《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其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而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也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也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4、《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而大量存在的兼有比义的兴,更为后代诗人所广泛继承,比兴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用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5、《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
《诗经》的名篇: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wù mèi】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纯真。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贺女子出嫁的诗,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春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而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比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tāng】,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yuán】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是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
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