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采莲曲古诗意思

采莲曲古诗意思

2023-09-02 14:57:41 398浏览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多描写江南女子采莲的情景。到了唐代,《采莲曲》这个题材的使用,又成了一种时尚,很多大诗人,包括诗仙李白,边塞诗人王昌龄,大诗人白居易都写过,而且都继承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格,以描写人物为主,风景为辅。

采莲曲古诗意思

1、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译文

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

那岸上是谁家公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赏析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如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首联“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颔联“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袂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袂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这两句勾勒出了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颈联“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尾联“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免不了的人生悲哀。

全诗语言如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不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

2、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一群采莲姑娘身穿与荷叶相似的绿罗裙,粉嫩荷花映照着姑娘们的脸庞。

采莲姑娘的绿罗裙深入荷花池中看不见了,听到歌声才觉得有人过来了。

这首诗据说是王昌龄被贬谪到龙标时所做。大约为公元748年夏天。某一次,他独自一人到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他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故写出了这首《采莲曲》。

上联:采莲姑娘们身穿与荷叶同样的衣裙,这应该是很少见的,但却被王昌龄看到或想象到了。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感受到,采莲姑娘在诗人笔下成为了荷花池的一部分,与大自然连接在一起了。接着,诗人又写粉嫩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的脸庞,好似姑娘们的脸庞也与荷花傻傻分不清了,这又是一个绝佳的比喻!

下联:忽然间,采莲姑娘们的绿罗裙“凌乱”地入水看不见了。这是一个转折。她们到哪里去了呢?诗人引发读者不由得去猜想:她们正在探身湖中采莲?因为已分不清哪里是荷叶,那里是姑娘,只有传来了姑娘们的歌声,这才得知她们又过来了。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描写采莲女的相貌,也没有写出她们的动作,而只是展现出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人花难辨的的生动画面,就足以让我们看到采莲女天真烂漫,活泼开朗的性格。

3、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赏析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

前两句“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后两句“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