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石灰吟》的古诗

《石灰吟》的古诗

2023-09-02 14:27:53 253浏览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石灰吟》的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的古诗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创作背景:

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谦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作品赏析:

1、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2、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3、“粉骨碎身”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4、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5、此诗通篇用象征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铸成一体。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力。

品性高洁的古诗:

1、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

2、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4、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

1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

1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5、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