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2023-09-01 15:04:28 352浏览

该诗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你还对此诗没有深刻的了解,可以看看接下来的内容,来理解全诗的意思,提高自己的认识。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摘要

《题西林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品赏析

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苏轼眼中的大自然充满了哲理与深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观感和结论。科恩的歌词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从完整性的角度看,裂痕自是一道醒目的疤,但换一个角度,又何尝不是光明的入口呢?横看成岭,侧看为峰。贬谪是放逐,也可以是奇游,就看选择“远近高低”哪个视角了。苏轼的选择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但智慧不仅在于视角的转换,更在于整体观瞻和超越个人得失的眼光。远近高低,无论怎么转换都仍未跳出身在其中的局限,只得一隅,不见其余。《超然台记》中说:“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因而当我们以天地视角给眼前碎片一个整体的观瞻时,个人命运的起伏就如四季流转、花谢花开,都是自然的,而这才是人生的“真面目”。

此诗看似浅白,其实渗透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解悟,也融合了在庐山学禅的心得,因而古人说此诗“亦是禅偈,而不露禅偈气”。

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赠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在王安石变法期间,苏轼虽赞同政治应该改革,但反对操之过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吕惠卿,因此招来新党爪牙李定横加陷害;后来又因苏轼反对“尽废新法”,受到司马光为首的旧党斥退,终生当不了宰相。由于苏轼在新旧党争中两边不讨好导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戏称为“一肚皮不合时宜”。在元佑更化中一度官至尚书;绍圣年间因新党的章惇为相,又加贬谪至儋州(海南岛)。

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苏轼遇赦北归时病卒于常州,时年65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苏轼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着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