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的作者是谁
《白鹭》已经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成为每个孩子必读必学的一篇文章。作者写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你知道作者是谁吗?
白鹭的作者是谁
郭沫若
《白鹭》原文: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hè)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suō)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huì),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xián)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dài)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qiàn)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xiá)。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shì)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shào),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huì)。那是清澄(chénɡ)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kēnɡ)锵(qiānɡ)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yùn)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白鹭》的文章结构:
《白鹭》的课文结构是总分总,它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白觉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白鹭》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鹭的美。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第一层(第2-5自然段)从颜色、身段写白鹭的外形之美;第二层(第6-8自然段)借助“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幅画面,写白鹭在不同场最中的美。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白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的适宜、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