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的意思
许多人都听说过邯郸学步的故事,但你知道这个成语故事背后的寓意吗?我们学习成语,不仅要学会如何运用,还可以从中领悟为人处世的真谛。
邯郸学步的意思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出处:
庄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邯郸学步的故事: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人,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他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要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千里,专程赶到邯郸一心要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
他来到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得他都发了呆,不知该怎样迈开步子。这时,迎面走来一个人,年龄和这位燕国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样子实在令人羡慕。于是等那人走过,燕国青年便跟在他后面摹仿,那人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迈左脚,那人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迈右脚,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乱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紧张,哪还顾得了什么姿势。眼看那人越走越远,燕国青年渐渐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个年纪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别人身后一步一趋地学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脚步观看,有的人还捂着嘴笑。几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腿疼,但学去学来总是学不像。
燕国青年心想,学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来走惯了的老姿势和步法,于是,他下决心丢掉自己原来的习惯走法,从头开始学习走路,一定要把邯郸人的步法学到手。
可是,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越学越差劲,不仅连邯郸人的走法没学会,而且还把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带来的盘缠已经花光,自己一无所获,他十分沮丧,于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来是怎样走路的,竟然迈不开步子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样子好不狼狈。
看起来,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没学到别人的,反而连自己原有的也给丢了,真是大可不必。
“邯郸学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邯郸学步”意在告诫人们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否则就会忘记根本,最后连自己原有的本事都忘记了,乍听这个成语,很多人都会如同李白一般笑叹“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然而回头自己却又做着盲目模仿别人的事情。
比如过节,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着历史典故,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符合人们的习俗,也贴近大家的生活,然而最近三十年来,很多人开始推崇洋节日,以过“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情人节”等为时髦,然而问起这些节日的由来,却又是一头雾水,纯粹是凑热闹随大流,而对于“三月初三黄帝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七月初七七夕节“等又毫无所知,数典忘祖,最后空惹人笑话。
再如学习语言,近些年很多家长会让学前幼儿参加英语培训班,说是能“叫醒孩子英语的耳朵,打开孩子的嘴巴,建立孩子的英语思维”,结果很多孩子连母语都说不清楚,就被逼花很多时间学英语,最后汉语英语都学得不伦不类,这就是“未学会行就先学飞”,就是“邯郸学步”。
忘记根本是绝对不可取的,没有根,树就不得活,即便可以通过很先进的科技手段保存了光鲜亮丽的外表,那树也早已失去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