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

2023-08-25 16:41:22 355浏览

古诗有云: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说的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哪个朝代?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

都江堰的历史:

公元前270年左右,李冰到蜀郡,出任太守一职。

当李冰千里迢迢来到蜀地后,并未看见村落聚集、物阜民丰的兴旺景象,极目远眺,尽是岷江洪水肆虐后,留在川西大地的创伤。

李冰明白,自己若想胜任蜀郡太守一职,必须治理围困川西百姓的“恶水”——岷江。将岷江改道,引水至成都,对于秦国的战争布局而言,也格外重要。

李冰对岷江沿途数百里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详细地记录、分析,经过实地测量、研究后,他决定在成都西侧的灌县(今都江堰市),修建一座引水、防洪的水利工程。

公元前256年,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历时8年最终建成。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一、鱼嘴工程

第一道工程是鱼嘴工程,它修建在岷江的弯道处,汹涌的水流到了这里会被这道“分水堤”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四六分水:李冰治水时让内江河床低于外江,在冬、春枯水季节,岷江水位较低,河流主流线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将约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量。夏、秋洪水季节,岷江水位相对升高,河流主流线相对变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将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内江。

二八分沙: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澄澈的表层水流流向凹岸,浑浊的底层水流流向凸岸,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沙石都会被外江带走。

二、飞沙堰工程

飞沙堰是内江外侧的一道低矮堰坝,加上离堆的顶托作用,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

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涡甩出飞沙堰,其余的沙石在飞沙堰对面的回水区凤栖窝沉淀,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

在飞沙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米的溢洪道。在水量较大时,溢洪道自动泄洪,使多余的内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内江不受洪灾。

三、宝瓶口工程

宝瓶口这里本来是玉垒山的一段石壁,李冰治水时,花了8年时间将石壁凿开,形成了如今千年不变的宽度,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顾命名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形状如石堆,后人称之为离堆。

修建宝瓶口的目的是分流和灌溉,约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果遇到洪水时期,大量的水被宝瓶口阻拦,水面就会上升,当水面超过旁边的飞沙堰时,就会被飞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达到二次排洪。

都江堰旅游景点:

主要包括:离堆大门、堰功道、张松银杏、伏龙观、离堆、飞沙堰、鱼嘴、安澜索桥、秦堰楼(最高点)、二王庙、松茂古道、玉垒阁、城隍庙、玉垒广场、灌县古城、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