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2023-08-18 16:26:26 783浏览

杜甫(公元712年~770年)中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巩县。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唐代

2、杜甫出身于士族京兆杜氏,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四岁寄养在洛阳姑母家;开元时去考进士落榜后漫游各地;天宝六年再赴京应试,因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

3、安史之乱爆发,投奔唐肃宗,授左拾遗;收复长安后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贫病,携家眷欲北归。大历三年出蜀,大历五年病故湘江舟中,享年59岁。

杜甫的创作特点:

1、创作主题

爱国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他具有强烈的关注民生和社会现实的忧国忧民情怀,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之一。

他青年漫游时期表现出的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报国的豪情壮志;中年时期谏君、忧国,关心民生疾苦;晚年虽远离政治中心,诗作仍句句不离国家和人民。

爱国思想创作主题贯穿了杜甫的一生。安史之乱期间是杜甫大量创作爱国诗歌的第一个时期,这些记录史实的诗歌奠定了杜甫“诗圣”的历史地位。

2、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杜诗情思、艺术兼顾,他提炼情感思想,重视辞藻,诗风多变。但其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写实。他严格地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真实地叙述,反映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同时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

这种用现实的笔法把一个时代写进自己的作品,“以史入诗”“以诗为史”。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具有写实的手法,提供了史的事实,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画面。如写杨氏兄妹的奢侈生活的《丽人行》;写途经骊山所见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紧密结合时事,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表现手法的成熟运用  杜甫的诗表现手法多样,《前出塞》《后出塞》《石壕吏》《无家别》《垂老别》等,用寓普遍性于特殊性之中典型的手法;《枯棕》《三绝句》等,用带有象征意义的比喻的典型的手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驱竖子摘苍耳》)则用贫富对比的手法;还有白描勾勒的方法,瘦语(不用辞藻)盘空,委婉曲折等。

实现内容、体裁的集大成  杜甫文学创作的内容、创作形式多样,被称为“集大成者”。杜甫全面继承前代诗歌的所有的题材走向,从时事政治到百姓生计,从战争写到大自然,从绘画、音乐写到建筑、农业,几乎涵盖包括社会与自然的整个外部世界,并与自身的内心情思结合无间,内容包罗万象。各种题材,他熟练运用。

七律被后人奉为丰臬,最先将“狭义当句对”引入七律。五律结构复杂多变,把五古叙事大篇与歌行体的开合纵横,施之于五律之中,声调平仄、押韵,一韵到底。创造了“组律”和“拗律”等新的律诗形式,在七古和排律方面,杜甫完成了各种体裁的唐诗的集大成工作。

杜甫的人物思想:

1、政治思想

杜甫的政治思想源于儒家,自始至终都是以儒者自居。他自称“儒”“腐儒”“老儒”,在诗中留下四十四个“儒”。他具有很正统的儒家思想: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入世精神、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概括表述,他希望能有圣贤的君王臣子治理国家,多多选拔贤良有才干的人,在政治上除旧布新,促进社会的繁荣安定,对社会的黑暗、腐朽,他进行深切的批判和谴责。

2、时代背景

杜甫的一生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相始终。青少年时代的杜甫亲身经历开元盛世。政治严明、富足、安定的社会为诗人的读书、漫游提供了条件,他饱览锦绣河山,见识太平景象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杜甫也亲历了战乱流离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一些新兴的官僚养兵自重,割据一方,社会政局动荡不。晚年的杜甫亲历兵变,看到兵荒马乱,人民生活贫困,想要投亲靠友,却遇洪水无法前行的天灾人祸。

3、理论主张

杜甫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他创作的诗歌都表现出有益于国家人民。他在诗中经常赞美《国风》《楚骚》。杜甫重视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杜甫对诗歌艺术反复锤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晚节渐于诗律细。”道出他对诗歌形式、技巧、格律、语言的追求。

在继承文学遗产方面,杜甫包容海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批判地继承前人创作的思想和艺术。杜甫艺术眼界的开阔,对较全面地欣赏文学作品的宏伟、清词、豪迈等多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