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2023-08-11 17:28:12 318浏览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朝代歌的一句,东周被分为春秋与战国,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其中,春秋时期,很明确始于平王东迁,可是春秋和战国,有何区别呢?请看以下的内容。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1、战争目的不同

春秋时期有一个共同认可的霸主,那就是周天子。在诸侯征战的过程中,就是为了把对方打服气,就是为了称霸,为了那个霸主地位,而且这个霸主地位名义上是在周天子之下的,需要周天子认可的。就拿齐桓公来说,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东征西讨,最多是抢点东西,抢点地盘,只要其他国家承认齐国的地位,那我肯定不对你伸手的。目的就是当霸主,让别人认可自己的地位。

战国时期可就与之截然相反了,几个诸侯国相互征伐,不是为当霸主,就是为了消灭对手,从而兼并他国,不是强霸主,而是要做唯一的那一个,是歼灭战争。最终秦国干掉了剩下的六个诸侯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因此,战国时代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也是春秋时代无法比拟的。就如公元前 293 年,白起大败韩魏联军,史载被秦军斩首者达 24 万。而据文献统计,秦国在一统战争中一共屠杀了超过 150 万的他国士兵。看看这触目惊心的数据,那可是冷兵器时代。

2、周王室所处地位不同

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过渡,周王室虽然已经在衰微,但依然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共主,诸侯依旧需要履行义务。譬如定期朝见、上供、协从作战等,周王室依然具有一定的号召力。

战国时期,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转向"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周王室彻底衰微,不仅表现在其统治的地域的缩小,不过局促于一个小地方苟延残喘,更表现在各国势力的坐大,不再听命服从于周王室,也不再主动履行义务,以至于周王室穷困衰微,为了生存甚至违反"天子不可向诸侯索要供物"的规矩。

3、时代潮流不同

春秋时期,所展现的更多是从诸侯在周王室统一管辖下治理地方到分裂为数个小国家,彼此混战,这时天下是分裂的。

战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一方面加速着民族融合,一方面也使人民逐渐厌战,渴望出现一个强大势力统一全国。因而已经由分裂开始转向统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兼并性质更浓,为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铺垫。

4、"礼"的地位不同

春秋时期,以周王室为天下共主的意识有所动摇,但尚未完全摧毁,两军交战,一定程度还遵循着合乎礼法的作战方式——双方都需列好阵势才可作战,不可对失败者赶尽杀绝,不可以杀老者和小孩。譬如最后因作战而死的宋襄公就是一例。

到了战国时期,双方交战讲究"兵不厌诈"、"出其不意",譬如鬼谷子的出现,《孙子兵法》的流传于世,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个时候"礼"基本已经破坏的很严重了,双方交战也不再点到为止,演变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规模坑杀俘虏的情况也不少见。

春秋和战国的战争:

1、长勺之战

公元前684年,鲁庄公率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击败齐军的作战。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齐国统帅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汹涌的攻击。鲁国先退让齐军2次进攻,然后防守反击,取得大胜。后果:齐国的争霸势头被遏止。

2、三家分晋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后果:春秋强国晋国灭亡,历史进入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