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幼儿入小学应做哪些准备

幼儿入小学应做哪些准备

2023-03-01 17:04:03 347浏览

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每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人生使命的变化由玩到学、学习环境完全陌生、学习内容由游戏活动到知识技能、学习方式由观察操作到记忆读写、教师不再全天候呵护。

幼儿入小学应做哪些准备?

01入学心理准备

了解学校生活是入学前家长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带着孩子一起感受学校生活,对孩子能够积极入学,快速融入校园生活非常有帮助。

向孩子介绍学校历史和现状

言语之中要充满怀念、向往、自豪和期望之情,激发孩子热爱学校的情感。

带孩子到学校参观

最好参观小学,让孩子亲身体会一下学校里宽大的校舍;小学生上课时良好的课堂秩序;小学生大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能写会算的技能,使孩子对小学生产生敬仰羡慕的心情,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小学生。

同时熟悉并欣赏校园环境,认识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顺便可以进行简单的爱护花草树木及学校公共设施的教育。

请大孩子讲解学校生活

让这些作为学生的大孩子畅谈学校好玩的地方、学习的乐趣、老师的要求、课堂纪律、作业规范、伙伴交流、少先队活动等。

模仿游戏

家长可以组织几个孩子一起模仿上课的游戏,分别扮演老师、学生,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熟悉课堂学习习惯,学会基本的课堂常规,如怎么坐、怎么站、怎么举手、用多大音量回答问题以及基本礼貌用语等。

02安全教育准备

安全是孩子上学最须注意的事项,近年来校园事故的频繁发生,足以表明:及早对孩子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是入学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孩子:

游戏安全

小学活动器械高而大,场地硬、学生多,老师也不可能随时在学生左右呵护,所以一定要及早吩咐孩子课间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如守秩序、不推挤、不疯跑、不扔石子、不玩木棍等。

接送安全

一般小学都规定家长在距校门50米处接送孩子,所以家长要事先同孩子约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家长没来时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别人走,去同学家一定要先同家长商量。

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

家长提前带孩子往学校步行几次,每次重复讲关键地点路标及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孩子注意车辆、不要与同伴在路上玩游戏等问题;牢记“放学就回家,不和陌生人讲话”的原则。

饮食卫生安全

教育孩子不买小摊上的食品;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只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做眼保健操时,如果手脏就不要乱揉等。

特别关照孩子

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任何人不得冒犯;尽量不和淘气的男生玩;不用外面的抽水马桶。以防万一,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手机或电话手表,便于非常时期可以和父母取得联系。

幼升小入学注意事项和方法:

关键词:准备

开学前一周,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做好心理建设和准备

“孩子入学前一周,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入学前要做的准备,包括心理的、物质的、身体的、人际交往的、动手能力培养……”陈洪英老师介绍,心理准备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认知——我是小学生了,我已经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我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我在上一年级前应该做些什么?

物质准备方面,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商量,上一年级,需要备齐哪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励孩子向同校的高年级哥哥姐姐打听,然后带孩子参与挑选购买,让孩子在参与物质准备的过程中,增进对小学生活的了解,增加对入学的期待。物质准备,切忌家长包办代替。

而作息准备方面,则要让孩子知道上学的到校时间,鼓励孩子在开学前一周对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管理,避免晚睡晚起,保证开学能够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不挑食、不浪费,吃多少盛多少。用餐完后,学习整理自己的餐具,有顺序有速度地收拾自己的用餐区域。

服务意识方面,在家要主动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要主动为老师为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劳动意识方面,会做的事情坚持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长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训练学具收纳、书包整理、餐具整理,学习洒扫、穿脱衣服、叠衣物系鞋带……

关键词:沟通

家长和老师要双向主动理性沟通

进入小学,家长应该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呢?

“双向沟通,同向同行。”陈洪英老师介绍,老师和家长目标是一致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老师和家长双方当具备同理之心,互相尊重,双向主动理性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科学合理助力。

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关注和成长。作为家长,要学会放平心态、耐心倾听老师的观察,心平气和地和老师沟通、和孩子交流,最终达到帮助孩子坦诚面对问题,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诋毁老师,要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形象,树立老师的威信。

关键词: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规范开始

进入小学后,孩子就开始接触更多的文化知识,这个阶段,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呢?

张汐园长介绍,学习习惯一般是指和学习有关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下的行为和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规范开始。对于刚入学的孩子,特别要关心一些有利于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习惯,比如倾听和提问的习惯;表达和发言的习惯;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记忆和思考的习惯;遵纪和守时的习惯;合作和分享的习惯等。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在家长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方面,陈洪英老师建议:在孩子刚入学时就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这对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任务意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很重要。

为此,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还要尽可能做到培养得法。比如要帮助孩子养成在一般情况下回家后先作业再玩耍的习惯; 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有高矮合适的桌椅、有护眼的台灯、有小书架等等。

要注意让孩子定下心来做作业,不可以一会儿吃吃东西,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要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帮助他逐步形成时间观念等。

陈洪英老师表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夸奖孩子不是单纯表扬,而是鼓励,让孩子们学习的劲头更足。

陈洪英老师还介绍,开学后,第一个月的重心就是立规养习。一年级的老师们会带着孩子们进行常规训练,让他们清楚自己在一周的每一天应该干什么。家长要全力配合学校,和孩子一起学习并熟悉学校的一日常规、一周事务,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自信心

家长要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创造条件

上小学后,学习内容和体量相比幼儿园会增加很多,对于想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来说,如何在幼儿园时期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创造条件。”张汐园长称,首先家长不要乱做比较,尤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因为他们世界才丰富多彩。

家长们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不妨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中寻找,并要直率地告诉孩子某事他做得真棒。

创造机会,积累自信心。家长不妨在家中设计并进行孩子擅长的游戏活动,如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设置一些能够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