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避白袍指的是谁
古代喜欢穿白袍的将军有很多,如赵云,多尔衮,薛仁贵,陈庆之,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前一句是名师大将莫自牢,你知道它指的是哪一个人吗?下面将详细介绍。
千军万马避白袍指的是谁?
千军万马避白袍指的是梁朝儒将陈庆之。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着,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
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出处:
这句话出自一首童谣,全句是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萧梁天通二年(528年)率领7000白袍军互送北魏北海王元颢北归称帝,陈庆之的军队从魏梁边境一直打到洛阳城内,前后作战47次,攻克城池32座,击败数十万北魏官军,一路上所向无敌,望风披靡。因陈庆之的军队士兵人人皆披白袍,所以时人谓之曰:“白袍军”,洛阳城内的百姓更是流传出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童谣,用以形容陈庆之的军队战斗力之强,说这场北伐之战是古代的“闪击战”也不为过。因此一战,陈庆之这位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儒生终于名留青史,万世垂功。
千军万马避白袍指的是哪个战役?
指的是陈庆之的北伐洛阳之战。
趁着北方的北魏国大乱,陈庆之趁机帅兵北伐,想要一统中原。不过,他的手下仅有七千多兵马,而北魏方面则陆陆续续纠集了数十万大军。陈庆之兵贵神速,分而破之,七千人大破北魏,陈庆之7000人北上洛阳,连战连捷。在睢阳大破7万守军,攻占城池;考城歼灭2万守军,攻占城池;进攻7万御林军防守的荥阳,胶着中遭援军20余万包围,然后在包围圈形成之前,大破荥阳,攻占城池。
陈庆之横扫北方,杀的北魏人人胆寒,民谣: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由于陈庆之在阵上喜欢穿一身白色战袍,所以故称白袍将军。白袍将军一战成名。
古代四大白袍战将都是谁?
1、陈庆之。
陈庆之生于484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人,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陈庆之生平最牛的军事行为,当属于7000人北伐,初战睢阳,七千破邱军七万之众,半日之间破城。陈庆之和部下皆穿白袍,一路上所向披靡,所以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2、多尔衮。
多尔衮生于1612年11月17日,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母亲是阿巴亥。在努尔哈赤对明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后金内部政治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努尔哈赤为了整顿内部,立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多尔衮作为大清摄政王,和硕睿亲王。从征朝鲜,收复蒙古,率军入关,定鼎天下。
3、薛仁贵。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汉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驰骋沙场数十年,其功勋斐然,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着。薛仁贵征战数十年,一直到六七十岁,还在征战,并且从未战败过。
4、赵云。
赵云(约169年-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的着名将领,以勇猛、忠诚和智谋著称。他最为人所知的壮举是在长坂坡之战中单骑救主。当时,刘备在逃亡过程中与部队失散,赵云在乱军之中发现了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幼子刘禅。面对曹军的重重包围,赵云毫不畏惧,单骑冲入敌阵,七进七出,最终成功救出了甘夫人和刘禅,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