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远上寒山石径斜全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全诗

2024-04-03 16:43:52 305浏览

“远上寒山石径斜”出自千百年来一直热度不减的《山行》一诗,此诗描绘了深秋山林的美好风光,它可以称得上是山水诗中最美的诗作之一。这是一首意境极美的诗词,情感美与自然美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石子路、山里人家、天上白云、秋日红叶,一幅秋季生机勃勃的画面。

远上寒山石径斜全诗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斜斜,白云生发中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将马车停下,霜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全诗赏析

《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墙石屋。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一条山间小路,就是居住于深山处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高山之下有水,形成雾,故白云缭绕。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山中有雾,是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一句“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即“慢”下心来,它蕴含多层意思。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的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让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山行》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振奋。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三朝为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通典》200卷,此书是中国典章制度史的一部名著。杜牧26岁进士及第,相继在江西、宣歙、淮南使幕任幕僚,后又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晚年出守湖州,官终中书舍人。

人物评价

明人瞿佑《归田诗话》:予为童子时,十月朝从诸长上拜南山先垄,行石磴间,红叶交坠。先伯元范诵杜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至今每见红叶与飞落,辄思之。

清人范大士《历代诗发》:结句写得秋光绚烂。

近人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读此可见诗人高怀逸致。霜叶胜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一经诗人道出,便留诵千口矣。

清人黄叔灿《唐诗笺注》:“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诗写山行,景色幽邃,而致也豪荡。

沈德潜认为杜牧绝句“托兴幽微”,可称盛唐绝之“嗣响”,把其特色概括为“远韵远神”。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应该读什么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它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必须押韵。

押韵,就是诗句的最末一字要用韵母相同的字,读起来才顺口和谐,有音乐性和艺术性。古人作诗,尤其是自唐代开始盛行的近体诗(这里一般指律诗和绝句),对押韵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近体诗押韵主要要求偶句押韵,就是律诗的第二、四、六、八句,绝句的第二、四句必须押韵,绝对不许随意变通,如果不押韵,就就不能说它是诗。

其实,古体诗也必须押韵,只是因为古体诗句式比较灵活,有些情况就不一定都要在偶句上押韵的。于是,在押韵方面,现在就出现了两套“标准”。现在我们说押韵,主要以汉语拼音方案为标准。

要知道,在古代,人们作诗作词是有另外的语音标准的。如唐宋人作诗是据《切韵》、《唐韵》和《广韵》用韵。可见,如今想要判断唐宋诗是否符合押韵要求,就必须以其所在韵部为标准。

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二、四两句必须押韵,同时还涉及到一个第一句是否押韵的问题。按照现在的史料记载,在初唐、盛唐时期,诗人作绝句时,第一句基本是不押韵的。可是,到了中晚唐,平仄谱式的快速发展,第一句押韵开始成为风尚,宋代则发展更快,大部分绝句第一句都押韵了。在很多讲诗词格律的书里,都认为杜牧这首《山行》的第一句是押韵的,即第一、二、四这三句末尾一字是应该在同一个韵部。

比如《诗韵集成》“六麻”部,所列的前12个字为“麻花霞家茶华沙车牙蛇瓜斜”。《山行》诗的第一、二、四句末字分别为“斜、家、花”,三字同在“麻”部,全部符合诗律押韵规矩。因此,这首诗中的“斜”读成xiá,比较符合原诗韵味。

不过,现在古诗文中的字音,提倡按照普通话中的字音来读。这样做有利于读音的规范。可见,有的老师教《山行》这首诗时,将“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成xié,这种读法是正确的。

当然,有的老师为了使学生朗读这首诗时合辙押韵,将这首诗中的“斜”读成xiá,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