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全诗
杜甫被称为诗圣是很准确很合适的。一辈子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生生逼出了“流芳百世”的诗歌。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寂寞无聊的伤悼之情。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律之冠。
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全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背景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译文
秋风劲吹天高云淡,猿猴的哀鸣声格外悲凉。
水清沙白江,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无边落木萧瑟地飘零下来,不尽长江滚滚而来。
远离家乡常常在秋天感到悲伤,年过半百多病孤独地登上高台,艰难困苦白发早生潦倒的生活,酒杯也难得举起。
赏析1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震撼人心的七言律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以及心中无尽的感慨。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诗人以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象的壮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哀愁。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采用了意象迭加的修辞手法,将“落木”与“长江”两组意象交错出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表现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常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同时,“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句也蕴含着诗人对国家社稷的关切和忧虑。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借酒浇愁,却无奈“艰难苦恨”,只能独自承受这世间的种种不幸。这两句诗充满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时世的忧虑。
赏析2
正所谓风急天高猿啸哀,此句开篇便以自然万象为背景,匠心独运,猿啸之声远传,似是对无力扶摇之感慨,又如对人世沧桑的深刻吟唱。渚清沙白鸟飞回,紧接而来的是鸟儿归巢图画,平添了一丝归途的孤寂与落霞中的冷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工部以自然景物,喻人生之无常,秋风萧瑟中叹命运之多舛,长江之水,滚滚东去,正如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句凄凉,抒露了诗人漂泊异乡,多病之体,所承受的孤独和辛酸。杜甫在壮年间历经战乱颠沛,晚年又屡遭疾病困扰,此句犹如自己的一生写照,沉痛而深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子美以繁霜之鬓,喻年华老去;以潦倒之酒,喻生活之艰辛。倘若东坡亦在此高台,或许会与之把酒对月,共叙浮沉。正如梅花骨朵冷,依旧留香予世人;杜诗墨宝香,犹能感染后世君。
文人墨客,皆心怀激荡,对于杜甫《登高》中不可言说的凄婉与壮志,信是铭存肺腑,感慨系之。虽未能亲历其境,读此诗篇,却仿佛穿越千年,与杜子面对面,共话天地英雄气短,无限河山入梦来。杜诗真可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鉴赏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杜甫简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在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十年里,曾两次到江浙、山东一带进行长期的漫游。这是他平生最快意的一个时期。这期间,他所写的诗留传下来的不多。描写泰山景色的《望岳》,是其中住名的一首。
744年,他在洛阳见到了李白。从此,这两位诗人结下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
746年,杜甫怀着一颗追求功名的心,来到了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他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十年,经常处在饥寒穷困的威胁中。长安的一切,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人民群众的深重苦难,使诗人不得不对现实有所认识。诗人的思想感情逐渐靠近了人民,诗人的笔触开始从个人的忧愤感伤中伸向了广阔的现实世界。
从760年到765年,这五年的时间里,杜甫在成都草堂实际只住了三年多,中间一度由于成都发生兵乱,他在外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流亡生活。765年夏天,他离开了心爱的成都草堂。此后数年,他辗转流离到各地。最后,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饥饿、疾病、衰老的折磨下,在流离途中——湘江水上的一条小船里,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