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别董大是谁写的

别董大是谁写的

2024-03-02 17:09:11 328浏览

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用以表达离别之情。古代诗人有很多关于送别的名句,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也有两句关于送别的名句,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是谁写的?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guǎn)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这年冬天,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suī)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此诗为其中一首。

高适简介:

高适(700年—765年),汉族。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天宝三载,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别董大全文古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全诗翻译:

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人不识你呢?

别董大全文古诗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4、谁人:哪个人。

5、君:你,这里指董大。

6、六翮(hé):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翮,禽鸟羽毛中间的硬管,代指鸟翼。

7、飘飖(yáo):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8、京洛:本指洛阳,后多泛指国都。

别董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别董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全诗虽然离不开离愁别绪,但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鼓励。全诗于慰藉中寄寓希望,表现了诗人开朗、豪迈的胸襟。

别董大全诗赏析:

诗的前两句着重写送别时的景色。“千里黄云白日曛”视野开阔,充分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上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地域风光。“北风吹雁雪纷纷”,写出了送别的时令和气候。诗人通过写天气骤变,也象征着董大处境的恶劣。北风劲吹,大雪纷飞,本来已经够凄凉的了,耳边又传来鸿雁的阵阵悲鸣,则更令远行人大有孤雁离群之孤寂无依感。

“莫愁前路无知己”安慰董大在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会遇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对第三句的补充,又是对董庭兰盖世美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预言。

别董大相关习题:

1、古诗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答:写了黄云、白日、北风、雁、雪,五种景物。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并且鼓励友人,希望友人能够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3、高适的《别董大》,请问,“董大”的职业是?()

A.琴师。

B.词人。

C.厨师。

答案:A。

4、高适《别董大》中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故人”意思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