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语法

 > 

以逸待劳的主人公是谁

以逸待劳的主人公是谁

2024-01-29 18:12:56 375浏览

以逸待劳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四计,属于胜战计,指的是在战争中等待敌军疲惫不堪时,给予致命一击。了解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这个成语。

以逸待劳的主人公是谁?

以逸待劳的主人公是三国时期的陆逊

在三国时期,吴国杀死了关羽,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率领七十万大军攻打吴国,吴国将领、陆逊认为刘备的军队十分强大,不能和他们硬碰硬。于是决定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他命令吴军撤退到夷陵一带,坚守不出等待刘备的军队,疲惫不堪时再发动攻击。

刘备的军队一路追杀到夷陵,却发现吴军早已撤退,由于长期奔波,刘备的军队十分疲惫,士气也有所下降。此时陆逊率领吴军突然发起攻击,刘备的军队大败而归。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陆逊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成语也因此被广泛应用,形容在战争或竞争中采取守势,等待对手疲惫或犯错时再发动攻击从而取得胜利。

陆逊简介: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蜀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吴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以逸待劳的故事的启示:

首先,它教会我们要有耐心。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在时机尚未成熟时,过于急躁和冒进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保持耐心,静待时机,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其次,它提醒我们要善于积累。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人际关系,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积累。只有当我们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凡的实力。

此外,以逸待劳还告诫我们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在养精蓄锐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敏锐地捕捉到机会的来临。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迅速行动,抓住机遇。

最后,以逸待劳的智慧告诉我们,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准备充分的人。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等待,我们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最佳状态,实现自己的目标。

以逸待劳怎么造句?

1、在游击战争中,我军常常以逸待劳,以少胜多,把远道而来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2、一张一弛的近义词是以逸待劳、休养生息。

3、此法优点:以逸待劳,守株待兔,有成就感。

4、这一场比赛的胜队将获得决赛权,和以逸待劳的我队争夺冠军。

5、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6、面对远来疲惫的对手,我队则是以逸待劳,从容应战。

7、蜘蛛一般都稳坐网中,以逸待劳地等候猎物上门。

8、他采用以逸待劳的方法,等待最佳时机来临才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