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锋芒毕露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锋芒毕露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2024-01-25 14:30:56 5392浏览

说起成语,大多数成语还是有非常明确的意思,也有着鲜明的褒贬含义,但是对于有一些成语来说,就有一些迷惑的选项了,就比如说“锋芒毕露”这个成语,他到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有待分析。

锋芒毕露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锋芒毕露通常被认为是褒义词。它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才华、能力和气势,尽显个人的独特之处。

锋芒毕露的这种表现质疑了既定的规则,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使人们对其创新和颠覆性的能力产生敬畏。这个词鼓励人们勇于发声,并率先尝试新事物。当然,如果锋芒毕露只表现出自负和不择手段,那么它可能被视为贬义,因为这样的行为可能伤害他人或破坏正常的秩序。

锋芒毕露的寓言故事

在三国晚期的历史舞台上,诸葛恪,作为诸葛亮的侄儿、诸葛瑾的儿子,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这位名门之后,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天赋过人著称。他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众人的赞誉,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才华已经超越了他的父亲。

然而,对于诸葛恪的成就,他的父亲诸葛瑾却并不感到高兴。相反,他忧心忡忡地预言,诸葛恪的性格和行为将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他警告说:“恪个性急躁、刚愎自用,且过于张扬,锋芒太露。这必将招致灾祸。”

历史证明,诸葛瑾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诸葛恪长大并开始掌握大权时,他的个性特点逐渐显露出来。他变得独断专行,以自己的才智压制他人,甚至自视过高,目中无人。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托孤大臣孙峻与吴国君主孙亮联手,以宴请之名诱捕了诸葛恪。在宴会上,诸葛恪被孙峻杀害,享年五十一岁。他的家族也因此遭受牵连,被一同诛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锋芒毕露虽然能引人注目,但也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灾难。适当地收敛锋芒,保持谦逊和谨慎,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习的智慧。

锋芒毕露的诗词

1、白居易(唐)《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沾枯发枝叶,磨钝起锋芒。

2、白居易(唐)《和李势女》南郡忽感激,却立舍锋芒。

3、杜牧(唐)《郡斋独酌黄州作》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4、杜牧(唐)《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印组萦光马,锋芒看解牛。

5、刘长卿(唐)《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6、苏辙(北宋)《和子瞻监试举人》敢言折锋芒,但自保城郭。

7、刘桢(魏晋)《斗鸡诗》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8、朱希晦(明)《简叔恭蔡先生》举世纷谗舌,锋芒不可干。驱车嗤阮籍,学易慕丁宽。试问黄河险,何如蜀道难。太平无补报,只有寸心丹。

9、秋瑾《剑歌》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锋芒毕露的近义词

露才扬己、崭露头角、显山露水、脱颖而出、霸气外露、锋芒逼人

锋芒毕露的反义词

藏锋敛锷:敛:收拢;锷:剑刃。掩藏刀剑的锋芒。比喻收敛锐气或有才智而不外露。

韬光养晦:韬:古时弓或剑的套子,喻指收藏、隐藏;光:光芒,锋芒;养:藏蓄;晦:昏暗,不清晰。隐藏锋芒,暂时退隐以待时机。

韬光隐迹:韬:古时弓或剑的套子,喻指收藏、隐藏;光:光芒,锋芒;隐迹:隐藏踪迹。暂时收敛自己的锋芒,隐藏自己的踪迹。比喻为实现政治抱负而将自己的才能和行踪暂时隐藏起来。

不露锋芒:锋芒:刀剑兵器的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或才干。比喻不显露自己的才干和锐气。

深藏若虚:藏:隐藏,藏匿;若:好像;虚:空。深深地掩藏不外露,好像什么也没有。原指商人将手中的奇货深藏不露,使人不了解底细虚实。后比喻有真才实学的人不露锋芒。也比喻隐藏很深,好像一无所有。

深藏不露:隐藏自身的才学、技艺,而不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