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蒲松龄的一生经历

蒲松龄的一生经历

2024-01-03 11:04:30 342浏览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他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的一生经历

蒲松龄,字东原,号夷门老人,江苏高邮人,是清朝著名文学家、古籍研究家和百科全书编纂者。他于1640年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颖好学,通晓历史、地理、诗词、书法、音乐、绘画、文史等多种学问。

蒲松龄年轻时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都未能成功。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古籍研究,并编纂了许多文化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于1766年出版,并在当时广受欢迎,被誉为中国奇幻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他还编写了《通志·艺文略》、《珠英丛稿》等多部书。

蒲松龄在创作上注重形式表现及情感描写,常常运用幽默、夸张、讽刺等手法。他的作品通俗易懂,语言朴实生动,而且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备一定的史论价值。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当时文坛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小说大师”。

蒲松龄晚年时选择隐居锺山,著作等身之余,还勤于行善,帮助穷苦百姓。他于1715年去世,享年76岁。五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他敬业乐道,留下了许多著作,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一笔。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到底讲了什么

1、首先,《聊斋志异》探讨了人与鬼神、超自然力量之间的关系。作品中描绘了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互动,探讨了人类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界限。这些故事传达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恐惧、敬畏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2、其次,作品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弱点。其中一些故事通过妖怪和人类的互动,折射了社会不公、道德败坏等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们的欲望。

3、此外,《聊斋志异》也强调了爱情、人性和道德的复杂性。一些故事展现了纯真的爱情、牺牲的情感,同时也揭示了爱情的陷阱和人性的复杂性,探讨了道德和情感之间的冲突。

这部作品还涉及到宗教与信仰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对神灵、命运和灵魂的思考。通过故事中的超自然元素,描绘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来世的幻想。

4、总体而言,《聊斋志异》通过各种幻想、神秘的情节,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超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爱情、道德、宗教等多重主题。这些思想内容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

蒲松龄的古诗代表

1、《夜渡》

蒲松龄〔清代〕

野色何茫茫,明河低欲坠。

水月鳞鳞光,马踏月光碎。

夜色苍茫,一片静谧,银河斜贯长空,低压如坠。月光下,水面粼粼波光,马行走在岸边,将月光都踏碎了,也打破了夜的宁静。

这首诗写得静谧,唯美,画面感极强,读来清冷寂寥,别有神趣。

2、《行乡子·忧病》

蒲松龄〔清代〕

座上凝眸,枕畔搔头,苦呻吟似燕啁啾。

啸歌未废,临眺全休。有三分痛,七分痒,万分忧。

漏催五谪,思多千缕,一丝丝乱绪横抽。

人间三恨,凄断无俦:是病中月,愁里雨,客边秋。

这首词写成于客居异乡的病中,故充溢着由病而引起的愁、苦、忧、恨诸种复杂情绪。

词中所概括的“人间三恨”,是诗人饱经人间沧桑、历尽人生苦难的艺术写照,也是诗人长期背井离乡、穷愁潦倒的生活经验的理性升华,进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共鸣和意念认同。

3、《采莲曲》

蒲松龄〔清代〕

两船相望隔菱茭,一笑低头眼暗抛。

他日人知与郎遇,片言谁信不曾交。

这是一首情歌,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记述的是一次与情郎的邂逅相遇以及由此引出的内心活动。

此诗语言明白如话,“率近于俚”,但近乎天籁,“自饶天真”,余味无穷,毫无扭捏雕琢之迹。把一个天真、纯朴、羞涩、痴迷的采莲少女的鲜明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

4、《采莲曲》

蒲松龄〔清代〕

返棹孤舟漾碧波,少年逼趁半塘中。

若非邻女来相唤,渐入深荷路欲穷。

湖塘碧波荡漾,小伙子驾孤舟采莲归来。采莲之后,或许天色稍晚,有点急不择路,匆匆打桨而返,当小舟荡至塘中,不觉踟蹰犹豫起来,不知往那走,一时并无把握。

当他举棹欲发之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很熟悉的声音,那不是邻居那个姑娘在唤我的名字吗?顺着她的声音,他终于荡出荷叶的迷宫。

5、《钞书成适家送故袍至作此寄诸儿》

蒲松龄〔清代〕

满院风霜日影寒,朝来薄饮意阑珊。

衣烦爱惜身为用,书到集成梦始安。

生苦文章为障孽,老于桔柚识甘酸。

儿童应念贫中福,坐对蓬窗受亦难。

康熙四十六年深秋,正当蒲松龄最后完成了这部巨著的抄写工作时,恰好家中派人送来他往年穿过的旧袍,于是随手写下这首诗交来人带回,以自己艰苦创作的切身体会,勉励儿子们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这首诗的着眼点在于勉励儿子们珍惜时光,但作品并没有一开始就提出这个问题,而把主要笔墨用于叙说自己书成之后的感受和体会,最后才一语点醒。这样循循的诱出,让儿子们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