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爱莲说写作背景

爱莲说写作背景

2023-12-28 17:10:06 303浏览

《爱莲说》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重点文章,不仅要求全文背诵,而且要求学生理解全文的意思。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其写作背景。

爱莲说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6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爱莲说全文如下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全文翻译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全文赏析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主要揭示了莲花的象征意义,作者以莲花自况,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高洁志向。作者表面描写了莲花身处污泥,不受污染;中通外直,不愿攀附;可以远观,不可玩弄。实际上是作者人格的对照,并通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来表达像他一样具备莲花品格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爱莲说作者介绍

周敦颐是儒家思想先行者,著名的理学家,生于1017年天禧元年,北宋道州人士。周敦颐从小勤奋好学,遇到问题一定要弄懂,并研究其本质,这对于以后周敦颐成为理学家成为了很大的助力,他8岁时就才华过人,聪明伶俐,仁义有孝心。

周敦颐一生研究理学,并作品繁多。儿时的周敦颐很喜欢白莲,就此有了以后的《爱莲说》,词中表露了周敦颐不喜名利,像白莲一般洁身自爱的节操。周敦颐的理学作品《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被后人编成了《周子全书》。《周元公集》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之一,主要以平静为主,事实上周敦颐的作品大多都是以平静为主,这也符合了理学的本质文笔。《太极图说》是为《太极图》写的说明,讲的是:太极是宇宙的根源,阴阳之气,五行构成人和万物,该作品对于后人的影响很大。《通书》源自于易经。古代人看风水,算卦的人也不少,周敦颐把儒家的思想和易经的心得合在了一起,编成了本书。周敦颐出过很多论断,把儒学推进了另一个境界。他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概念为后世人所不断推敲。总体来说,周敦颐为理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其实是把道学,儒学,佛学等思想汇聚在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