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三湘四水指的是什么古诗

三湘四水指的是什么古诗

2023-12-14 17:55:26 309浏览

提到三湘四水,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湖南省,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因为湖南省其独特的水系。湘江在流经永州、衡阳时,分别与潇水、蒸水河汇合,最终流入洞庭湖。这些河流分别被称为潇江、蒸江和沅湘,而洞庭湖则是湖南省的地理中心。此外,还有一个名为泗水的水系,包括湘江、淄江、沅江和丽水。其实,三湘四水还指一首古诗,你知道这首古诗是什么吗?

三湘四水指的是什么古诗?

三湘四水指的是杜牧的别怀

全诗是: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

三湘四水全诗译文:

相别的时候只会流泪,离别后走过的地方总是空空荡荡的。久经离别的人已经习惯了离别,夜晚的梦境中苦苦思念东西两个方向。离去的路途穿越了三个湘江浪潮,归程中只感受到一片狂风呼啸。等到他日有消息要寄,书信藏在鲤鱼腹内。

三湘四水全诗赏析:

首联“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开宗明义,直抒胸臆,在离别之时边走边哭泣,相别的难舍难分与忧愁哀伤直接表现出来,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经过”即为“相别”点明了作者将离开故土远赴他乡。“空”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喟叹,情感万头千绪,盛世已经远去,犹如香尘飘散、云烟过眼,让作者深刻感受到了国势日衰和自己赋闲的境况,生不逢时的无奈与空虚之感自然地袭上心头。“空”前又饰一“总”字,增强语气,倍显浓浓的感情色彩。

颔联“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是说作者辛苦劳累地生活着,离别已成为常事,“劳”与“苦”则体现出作者对四处幕僚生活的艰辛与不快。“西东”体现出长期漂泊在外的无依之感。虚实结合,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梦中都无法摆脱别离之苦痛,更加表现了苦痛之深。

颈联“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意思更进一层,离开故土踏上征程,运用比喻的修辞,这路就像三湘的浪花一样汹涌起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路途的坎坷与艰险,同时更象征着作者的仕途及国家命运的波折和不如意,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无法施展。归程则像风一样,回家的路依然如此。“风”又体现了作者四处奔波任职、远离家乡的孤独情感,也蕴含国家在风雨中飘摇欲坠之意。“三湘”是指作者即将离开长安赴黄州担任刺史,与后句的“一片”恰好形成对照,作者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同时也更为国事担忧,为自己无法施展平生抱负而忧愤,这一切无不包容其中,言简而意深,含蓄而沉郁。

尾联“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构思巧妙,运用典故表达作者长期的思念之情,点明主旨。

全诗语言精巧,含思婉转,情感质朴而深刻,哀婉却宽广无穷。

三湘四水全诗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曾三次为官,因为要实现他进步的政治主张。他的思想在《阿房宫赋》里已有深刻的阐述,但结局堪悲。杜牧的落魄是因为无缘报国,对朋党倾轧、宦官专权写出了痛心疾首之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奢事荔枝为诗,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而《泊秦淮》对统治者的批判更是入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为文人的杜牧,即使做了官也脱不掉一遇腐败就拍案而起的秉性,这无疑是他终生不得志的原因,也实为做官之大忌、招祸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