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梁实秋简介及作品

梁实秋简介及作品

2023-12-08 16:55:47 269浏览

梁实秋这个人可能还有一些孩子不太了解,但他的作品可能有很多人都有拜读过。梁实秋可以算得上是最懂当代年轻人生活的文学大师了,他的许多观点与当代年轻人不谋而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吧。

梁实秋简介及作品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另有笔名程淑、子佳、秋郎等,籍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翻译家、文学评论家、辞书学家,景星学社社员,武学宗师施承志弟子。

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13岁听取其父建议入读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科罗拉多州学院文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后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期间曾多次发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以及针对抗战的言论,与鲁迅在内的诸多左翼文人展开论战。1949年到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一职。晚年辗转于美国和台湾之间,后其结发妻子程季淑去世后重新返台。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在台北市病逝,享年84岁。

梁实秋一生著作等身,青年时期与闻一多合著的文学批评作品《冬夜草儿评论》让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而散文则奠定他在文坛上的地位,散文作品中以在重庆北培雅舍居住时期开始撰写的《雅舍小品》最为著名。梁实秋的著作加起来有两千万字之多,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除著书立说之外,他还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著作第一人,梁实秋用近37年的时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中国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此外他还翻译了《呼啸山庄》《潘彼得》等西方名篇。

主要著作:《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文学因缘》、《文学批评论》、《雅舍小品》、《雅舍散文》、《实秋杂文》、《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咆哮山庄》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另有《梁实秋自选集》。

梁实秋作品特色

1、梁实秋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欧美文学的刚直严密、雍容幽默,汉文学的古朴凝练、铿锵顿挫,北京方言的亲切、平白风趣,经过他的熔炼,成为一种新的生命。

2、梁实秋的散文,有着十分精彩的幽默,其幽默是一种深沉的表述,是一种显而不露的含蓄的方式。

3、是梁实秋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闲适愉悦的幽默,是一种带着甜味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谈人生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不俗套的轻松的笑,这样的例子在梁实秋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

4、《梁实秋散文》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各异,构思精巧,文笔精巧、语言幽默、内蕴深厚、风格恬淡,充分显示了梁实秋先生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作为中国现代典型的自由知识分子,梁实秋“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留下了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冬夜草儿评论》、《骂人的艺术》、《文学的纪律》、《偏见集》、《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清华八年》、《秋室杂文》、《秋室杂忆》、《槐园梦忆》、《看云集》、《梁实秋札记》、《白猫王子及其他》、《雅舍谈吃》、《英国文学史》以及《莎士比亚全集》的中译本等等。他的大女儿梁文茜女士对我说:我父亲的作品在国内已有众多大大小小的版本,且长销不衰,其中《雅舍小品》在海内外也有300多个版本,这充分说明广大读者对他的作品的。

5、梁实秋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但真正使他在普通读者中间享有盛名的,还是他的散文创作。他的散文风格经历了从浪漫到古典再到浪漫的演变过程,但是最能代表其散文艺术成就和主要特色的还是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文学观指导下的散文创作。由于家庭出身与后天的所受的教育,中国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气质和英国的绅士风度在他身上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贵族气质。这种气质使他选择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受他本人的文化贵族气质和古典主义文学观的直接影响,他的散文创作实践呈现出从容优雅、理性节制的总体艺术特色,具体体现为“追求人生的艺术化”与“幽默与感情的节制”两点。

梁实秋经典语录

1、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丰食,不足为荣。这在个人修养上是应有的认识。

2、文明不是短期能积累起来的,但却可以毁灭与一旦。

3、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

4、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正在宝贵的青春。

5、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6、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

7、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也许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地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

8、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9、不同时代的人,观念上有差别,未可厚非。

10、真爱的人希求的不是自我满足,是心里的幸福。幸福是比自我满足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