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

2023-12-01 17:28:02 490浏览

《儒林外史》是一本长篇讽刺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可以入木三分。其中,周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

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科举为执念,60岁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

《儒林外史》周进性格特点主要包含了以下罗列的几个方面,比较孝顺,体现在妈妈生病的时候,坚持了很长时间的许愿吃斋。

趋炎附势,体现在对王举人又巴结又恭维。

懦弱迂腐,体现在对他别人打油诗的讽刺。

秉性忠厚,体现在提携和自己一样出身不好的范进。

愚昧,体现在因为一个梦产生的后续事端让自己丢了工作。

儒林外史周进事件:

1、字蒉轩,山东汶上县 人。自小应试至六十余岁,依然是 老童生。到薛家集教蒙童,年青的 新秀才梅玖抓住这个致命伤,百般 奚落,其每一句话都象一把尖刀, 刺着他精神上最敏感的创伤。

2、新“发过”的举人王惠在他面前拿班 做势,飞扬跋扈,故弄玄虚,说神道鬼,他都怀着敬畏之心和不可言 喻的自卑感,默默忍受,不敢反唇相讥,因他决不敢亵渎科举制度和 在这个制度中等级比自己高的秀 才、举人,而迂执地把爬上那些受 尊宠的位置当作人生的归宿。当他来到贡院,不禁万感俱发,用头猛 撞号板,满地打滚,嚎啕痛哭,长久郁结在心底的辛酸、苦楚、屈辱 和绝望之情一发而不可收。

3、后来商人们出钱替他捐了个监生的资格,他中举人,中进士,授了部属,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又升国子 监司业。这时,当初残忍地作践他 的梅玖却冒认是他的门生,薛家集也供起了他的长生牌位,连他过去写的对联也增价百倍了。作品通过这一形象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仕子的毒害之深。

小说中其遭受新进的秀才与举人两度奚落,使他强烈感受到科举功名成否的天壤之别。后来,他村塾先生的饭碗也因不懂承谢而被夺取,只好去省城为做生意的舅子记账。这时,事情却发生喜剧性的突变,周进竟然中了举人、进士!刹那间,周进成为了人上之人,过去当塾师的薛家集也供起了他的长生禄位。

书中描绘的周进的人生境遇,其先前的黜落与后来的高中,毫无丝毫的必然联系,纯粹是考官喜恶的偶然;是荐场的功用!而考取功名前后际遇的巨大反差,尤其讽刺了科举制度的荒诞、悖谬。通过描写周进的人生悲喜剧,写出了科举时代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怎样引诱和逼迫读书人落入其圈套,丧失是非观念,陷入麻木不仁的状态而不自知。

儒林外史周进为什么称自己为学生?

这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周进己经是进士出身,进士都是天子的门生,所以自称学生。

二是当时社会流行的一种自谦方式,按着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礼仪,一般人相互见面都客气地称呼对方仁兄,并不按实际年龄的大小,所以读书人见面自称为学生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儒林外史》内容概述: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