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当前位置: 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文范文

 > 

滕王阁序原文名句

滕王阁序原文名句

2023-11-30 14:03:34 329浏览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也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经典之作。此文描写滕王阁四周景物和宴会盛况,意境开阔,大气悠远,以下是它的详细解读:

滕王阁序原文名句

写景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

王勃的这一名句,本是模仿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句,但他的知名度远超原句。

在王勃的这一写景名句中,描绘了一让人无限想象的视觉画面,蔚蓝的长天与秋水辉映,连成一片广阔的视觉背景,水天之间,红红的落霞在天边浮动,落霞中,一点孤鹜飞舞。

王勃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充满宁静致远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写境名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此一句,王勃从眼前的滕王阁超脱出来,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探讨,骤然提升了《滕王阁序》的境界。

天空深邃遥远,大地平坦辽阔,宇宙无边无际,而身处其间的人,却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得失是有限的,事物的兴衰成败都是有定数的。

写情名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重重路难寻,谁不是这世界上的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内心的苦楚。盛筵之后,独自垂泪,美景与盛筵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写理名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宇宙无穷,盈虚有数,关山重重,谁不失路。所谓君子,知人生之难而不畏难,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不失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至此,王勃从眼前的美景盛筵,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感慨,最后寻找到个人面对事物盈虚、历史兴衰和人生得失的内心支柱。

王勃的《滕王阁序》,正是对景境情理的极致表达,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朽名篇。

背景简介

唐人笔记记载:阎公发起的滕王阁主题的征文活动,有不少文艺圈人应战,女婿吴子章亦富有文才。于是在座之人以为阎公会“内定”女婿为头名,遂“知趣”罢笔。王勃正值一腔愤懑无处倾诉,加上年轻不知世故,主动提笔撰文。阎公开始颇为不悦,借口离场。王勃起头“豫章故郡,洪都星府”之后,随人报之,阎公说:“不过平常之作”。随人报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惊为天才之作。王勃拔得头筹遂。阎公于公于私录取女婿也不为过,然而阎公却仍然以才为最高标准,“录用”了王勃,于是有了传世名作《滕王阁序》。阎公开始略有私心,最终仍不失风度,其心胸可谓开阔。公元675年的重阳节,滕王阁上,阎公以他伯乐的眼光和胸襟发掘了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这篇文章成为千古名文,王勃也成为千古名人,滕王阁也成为千古名楼。然而作为王勃“伯乐”的阎公,却几乎被人遗忘。我们欣赏王勃,也不能忘记提携和发掘王勃的伯乐阎公。

滕王阁序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较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文章虽然沿袭六朝骈文体式,亦似繁词丽藻,但却巳远非六朝专以粉饰装璜为能,而言之无物的“宫廷文学”可比。作者紧扣“洪府”,“秋日”,“饯”题目关键,从叙述雄伟地势,珍异物产,杰出人物,尊贵宾客起篇,并言明游玩时间,原由,从而描绘出—幅壮丽的滕王阁秋景图。而后因景生情,自叙遭遇,可谓情景交融,声情并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即是对王勃及此文公正的历史评价。

《滕王阁序》虽然偏重骈文对仗,苛求声律,用典堆积,且不乏阿谀奉承之辞。但并不能掩盖其造语精炼,技巧佳妙之誉。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眼前景色,“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台阁壮丽。又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秋湖风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更是千古绝句。

作者在文中以委婉之笔,写出了自己有志难伸的苦闷。“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或慰或斥,含意无穷。”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巳失,桑榆非晚”,更道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引发了他们的共鸣。

综上,《滕王阁序》无愧骈文中的上品,亦不失为有情感、有血肉的文字。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

在开篇中便有一句话“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其中的陈蕃是东汉的名士,满腹经纶却淡泊名利,后来在槠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边耕种,边授徒。徐孺非常清高自持,虽然多次受官员举荐出仕,都拒绝了。

而徐孺是当时的一名隐士,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德行却受人景仰。徐孺和陈蕃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人,却产生了人间一段佳话。据《后汉书徐稚传》所记载,陈蕃平时不接来客,只有徐孺来访的时候,才特设一睡榻,待徐孺走后又撤掉睡榻,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的由来。

宾主尽东南之美——《诗经·尔雅·释地》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有云:“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后用“东箭南金”也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腾蛟起凤——《西京杂记》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有:“扬雄着《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紫电清霜——《古今注》《西京杂记》

《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春秋繁露》亦记其事。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史记·货殖列传》

据《史记·货殖列传》载:“洒削,薄技也,而郅(zhì)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王勃将其简化,成为钟鸣鼎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庾信《马射赋》

王勃化用南北朝庾信《马射赋》中:“皇帝幸於华林之园,千乘雷动,万骑云屯,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后两句,但比之更好,更有名!

拓展:文化常识

1.骈体文:秦汉产生,至魏晋南北朝兴盛。

特点:①以双句为主,对仗,音律和谐。

②辞藻华美,色彩鲜艳。

③多用典故。

2.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3.“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二难:贤主、嘉宾

4.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5.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6.分野:指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说,把天象中十二星辰的位置与人间社会的地分野结合在一起。这种理论,就天文学来说,被称为分星;就地理来说,则被称为分野。

7.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8.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10.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11.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12.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13.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