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个人简介
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范仲淹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位北宋的大文豪。
范仲淹的个人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苏州人,毕业于应天府书院。他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1015年苦读及第,受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庆历三年(1043年)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被贬出京,1052年,改知颍州,于途中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成就:州县办学;戍边御敌;庆历新政;立言立德。
范仲淹的代表作品:《范文正公文集》,《淮阳学舍书怀》《岳阳楼记》等。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及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与当时的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
范仲淹生平事迹:
1、执教兴学
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南京应天府(今商丘)。
时晏殊为南京留守、知应天府,闻范仲淹有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
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仲淹倡导开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声誉日隆。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时晏殊在枢府,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 十二月,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2、秉公直言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
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
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3、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 ,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
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 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 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
范仲淹写过哪些名言名句?
1.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等到明年,政治通顺,人员和睦,各种荒废的事情全都兴办起来了。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语出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身在朝廷围观,就要为其百姓忧虑。身处于江湖之中,就要为其君主忧虑,这句话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思想。
3. 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语出宋·范仲淹。即便家庭贫困,也不会改变其志向,喜爱读书如饥似渴。
4.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苏幕遮》。喝酒进入身体之中,肝肠寸断,化作了相思的泪水。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语出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因为获得名利等外物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境遇不佳而悲伤。
6. 纷华暂时好,俯仰浮云散。淡泊味愈长,始终殊不变。
语出北宋欧阳修《读书》。繁华富贵只是短时间的快乐。淡泊名利,则时间越久越能显示其价值。
7. 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语出北宋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要把国家治理好,没有比先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了;培养人才的方法,没有鼓励大家学习更重要的了。
8. 能守节者始可制奸赃之吏,镇豪猾之人,法乃不私,民则无枉。
语出北宋范仲淹《治体·答手诏条陈十事》。只有坚守自身的高尚节操,才能够惩治奸恶之徒,才能够镇住那些奸猾的人们。只有这样法律才能够公正,人民也不会蒙受冤枉。
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天下人之前忧愁哦,而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快乐。指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